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复制链接]

问题:【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答案:↓↓↓

网友采纳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庸:功劳.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