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文言文中“录”、“登”的意思】

[复制链接]

问题:【文言文中“录”、“登”的意思】

答案:↓↓↓

网友采纳  【汉字】录  【拼音】lù  【注音】ㄌㄨˋ  部首笔画  部首:彐部外笔画:5总笔画:8  编码信息  五笔86&98:VIU 仓颉:NMME郑码:XBKV  笔顺编号:51124134 四角号码:17909  UniCode:CJK统一汉字U+5F55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彐水  汉字部件分解:彐水  笔顺编号:51124134  笔顺读写:折横横竖捺横撇捺[1]  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①记载,抄写:记~.载~.抄~.~供.  ②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目~.回忆~.  ③采取,任用:~取.收~.~用.甄~(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名词  ①(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②同本义[greenmetal]  录,金色也.——《说文》  ③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record]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④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⑤次第,次序[order]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动词  ①总领[lead;head]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②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③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copy]  手自笔录.——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④又  余之手录.  ⑤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文件).  ⑥记载[record]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疏倧以侄子篡叔,宜加天讨.诚能自托于毛帅,并力罢奴,录其功,贷其前辜,论与廷议合.”  ⑦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⑧采取[take;adopt]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⑨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是行也,必无生理,愿录其孥.——《旧五代史·梁书》  ⑩记;惦记[keepthinkingabout;rememberwithconcern]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⑾逮捕[arrest;seize]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⑿收集;收藏[collect;storeup]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登  拼音:dēng  注音:ㄉㄥ  部首:癶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结构:半包围  五笔86&98:WGKU  仓颉:NOMRT  郑码:XSJU   笔顺编号:543341251431  四角号码:12108  UniCode:CJK统一汉字U+767B  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登  dēngㄉㄥˉ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高.~攀.~临.~科.~程.~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  记载:~记.~报.~载.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进:~崇(进用推崇).  方言,穿:~上靴子.  方言集汇  粤语:dang1  客家话:[海陆丰腔]den1[客英字典]den1[沙头角腔]dien1[梅县腔]den1dang1[台湾四县腔]den1[客语拼音字汇]dang1den1[陆丰腔]den1[宝安腔]den1[东莞腔]den1  汉英互译  登  rise,mount,board,climbascend mount publish record stepon  编辑本段部首笔画  部首:癶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五笔86:wgku  五笔98:wgku  仓颉:nomrt  笔顺编号:543341251431  四角号码:12108  郑码:xsju  Unicode:CJK统一汉字U+767B[1]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登dēng  [动]  (1)(象形.本义:上车)  请添加图片说明  (2)同本义[getonacar]  登,上车也.——《说文》  登,升也.——《尔雅》  登车则有光矣.——《礼记·玉藻》  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袁可立)与辟嬉戏,即为登坛部署兵马状.——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3)升,上,从下而上[ascend;mount;scale]  登席不由前.——《礼记·玉藻》.注:“升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惜诵》.注:“上也.”  诞上登于岸.——《诗·大雅·皇矣》  登斯楼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示例  (4)又如:捷足先登;登宝(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5)进献[offer]  农乃登黍.——《吕氏春秋》  (6)又如:登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