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科研人员从一些荒漠植物中成功克隆抗旱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盐碱和耐贫瘠能力明显的转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它的研究成功对改良与利用大面积盐荒地、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牧业可

[复制链接]

问题:科研人员从一些荒漠植物中成功克隆抗旱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盐碱和耐贫瘠能力明显的转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它的研究成功对改良与利用大面积盐荒地、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牧业可

答案:↓↓↓

网友采纳  (1)题目中“克隆”的是基因,可采用PC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为DNA双链复制.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共五部分.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4)从个体水平上的检测,要筛选出抗旱耐盐碱和耐贫瘠能力的植株,需将该植株栽培于干旱、盐碱和贫瘠环境中,以观察其生长状况.  (5)“1+1>2”所体现的是系统整体性原理;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整体性原理失调造成的;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该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故答案为:  (1)PCRDNA双链复制  (2)启动子和复制原点  (3)农杆菌转化法  (4)干旱、盐碱和贫瘠  (5)系统整体性整体性 协调与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