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分析骨骼肌收缩与平滑肌收缩的特点】

[复制链接]

问题:【分析骨骼肌收缩与平滑肌收缩的特点】

答案:↓↓↓

网友采纳  肌肉收缩的三种形式  肌肉对单个刺激发生的机械反应称为单收缩.根据肌肉收缩时肌长度和肌张力的变化,  可将肌肉收缩分为三种形式.  1、缩短收缩(向心收缩)  特点: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长度缩短.  作用:是肌肉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动力性运动的基础(如挥臂、高抬腿等).  (1)等张收缩  外加阻力恒定,当张力发展到足以克服外加阻力后,张力不再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关节角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则有所不同.在关节运动的整个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在此关节角度下,骨杠杆效率最差.  如:推举杠铃,关节角度在120°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大,关节角度在30°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小.  最大等长收缩时,只有在“顶点”即骨杠杆效率最差的关节角度下,肌肉才有可能达到最大收缩.而在其他关节角度下,肌肉收缩均小于自身最大力量.  在整个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肌肉做等张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往往不是肌肉的最大张力.  (2)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但器械阻力不恒定.  等动练习器:  在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尼龙绳,由于离心制动作用,扯动绳子越快,器械产生的阻力就越大.  特点:器械产生的阻力与肌肉用力的大小相适应.  等动收缩的优点:  外加阻力能随关节活动的变化而精确地进行调整,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  2、拉长收缩(离心收缩)  特点:张力小于外加阻力,肌长度拉长.  作用:缓冲、制动、减速、克服重力.  如:蹲起运动、下坡跑、下楼梯、从高处跳落等动作,相关肌群做离心收缩可避免运动损伤.  3、等长收缩  特点:张力等于外加阻力,肌长度不变.  作用:支持、固定、维持某种身体姿势.其固定功能还可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条件.  如:站立、悬垂、支撑等动作.  4、三种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收缩速度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比向心收缩大50%,比等长收缩大25%)  (2)代谢:输出功率时,离心收缩能量消耗低,耗氧量少.  (3)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疼痛最显著,等长收缩次之,向心收缩最轻.  肌收缩  肌肉对刺激所产生的收缩反应现象.狭义来说,是指脊椎动物骨骼肌靠传播性活动电位而发生的收缩.单一的活动电位产生单收缩,反复活动电位产生强直收缩.不通过活动电位的肌肉收缩多数情况是由于非传布性的去极化而产生的,去极化如只限于局部肌肉,且为短暂性的,称为局部收缩.去极化如在肌肉全部而且是持续性的,则称为拘性收缩.在平滑肌等所见到的持续性收缩一般称为痉挛,但很多仍然是伴随着反复活动电位或是持续性去极化.可是在双壳贝的闭壳肌等所看到的持续性收缩并没有电位的变化,这种收缩是出于闸式结构.肌肉收缩的记录大致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重量负荷下记录肌肉缩短时的长度变化――等张收缩.另一种是记录肌肉长度保持一定时的张力变化的等长收缩.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粗肌丝:肌球蛋白  1.肌原纤维:肌动蛋白  细肌丝原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2.肌管系统横管系统(T管)  纵管系统(L管)  二、肌肉的特性  1、肌肉的物理特性  ①伸展性:肌肉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拉长,为肌肉的伸展性.  ②弹性:当外力消失时,肌肉又恢复到原来形状,为肌肉的弹性.  ③粘滞性:肌肉活动时由于肌肉内部各蛋白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的内部阻力为肌肉的粘滞性.肌肉的物理特性受温度的影响.当肌肉温度升高时,肌肉的粘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增加.  2、肌肉的生理特性  ①兴奋性:肌肉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兴奋的能力.  ②收缩性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细胞的兴奋性;兴奋  2.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①静息电位:(1)概念:(内负外正)  (2)极化、超极化、去极化(除极化)及复极化的概念  ②动作电位:(1)概念:(跨膜出现短暂可逆的电位变化)  (2)产生时的电变化;(3)波形的特点(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4)产生的意义;(5)特点  3.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①K+平衡电位:产生的条件和产生机制  ②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产生的条件和产生机制  ③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  (1)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2)Na+泵的作用  4.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一)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  1.阈电位的概念2.阈电位现象的原因  3.阈强度、阈刺激、阈下刺激  (二)局部兴奋及其特性  (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1.局部电流学说2.有髓神经纤维的跳跃式传导  四、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神经-骨骼肌接头结构;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特点;兴奋传递的特点  2、运动单位的组成  3、运动单位的动员  (4)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1.滑行学说及其主要内容  2.收缩过程的分子机制  ①粗肌丝的结构及横桥的特性  ②肌丝滑行的机制  ③细肌丝的结构  五、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1.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  缩短收缩: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依据整个关节运动范围肌肉张力与负荷的关系,缩短收缩又可分非等动收缩和等动收缩两种.  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称等长收缩.  2.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一)后负荷对肌肉收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