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如图中图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复制链接]

问题:【如图中图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答案:↓↓↓

网友采纳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2)图2中,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且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含有4个染色体组.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上一个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3)图2中,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处于图1中的BC段,对应于图3中的B.  (4)图2中,由于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丙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上所含的基因不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故答案为:  (1)DNA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  (2)4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3)BCB  (4)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