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振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3年,中、印、美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国家项目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
答案:↓↓↓ 姜睿的回答: 网友采纳 (1)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分析材料二中的图表,可以看出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比其他时间下降,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我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的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3)本题比较简单,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因为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导致经济建设中出现失误,但是党能及时改进自身的失误,实事求是的制定政策,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故答案为: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沈阳第一机床厂,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答“左”的错误的影响). (3)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制定的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