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完本期的历史课程后,进行了一次讨论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他们一起完成这次讨论活动。材料一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
答案:↓↓↓ 刘连庆的回答: 网友采纳 (1)依据材料一“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可知与都江堰有关.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纸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造纸术逐步传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依据材料三“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这项成果领先欧洲一千多年.”可知与祖冲之有关.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他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也就是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祖冲之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注意学习古人,但不盲从,敢于创新的精神. (4)依据材料四“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可知,与孔子有关.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在教育上的功绩主要有: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同时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不问出身;也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及“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等.有关孔子的教学名言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因材施教等. 故答案为: (1)都江堰;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2)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数字;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注意学习古人,但不盲从,敢于创新的精神. (4)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