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内容、作用?

[复制链接]

问题: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内容、作用?

答案:↓↓↓

网友采纳  苏联农业集体化: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  原因:1926年以后,苏联出现粮食危机,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向各州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  内容:实行集体农庄,初期,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①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分配.②共耕社.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除土地外)仍归社员私有.③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拨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营家庭副业.但直到全盘集体化运动前夕,苏联的集体农业仍为数甚少.  作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运动的必然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苏联富农阶级被消灭,农业生产方式完成了由个体小农经济向集中的大生产的转化,农业由原来的经济生产部门变为了听从于党政机关指挥的部门.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料的供应量得到一定的保障;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集体化运动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我知道的就这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