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郭沫若改诗

[复制链接]
郭沫若、夏衍和著名剧作家于伶都是好朋友。1943年2月,于伶过37岁生日,大家聚在一起为他庆贺,夏衍即席赋《赠于伶》七绝一首: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说大明。

诗中巧妙地把于伶的4部剧作《长夜行》、《花溅泪》、《杏花春雨江南》、《大明英烈传》的名称镶嵌进去,形象生动地概述了他的艺术和人生经历,而且完全符合诗词格律。

郭沫若赞赏之余,表示诗的情调太低沉了,因为是挚友,他就提笔改动如下:大明英烈见传奇,长夜行人路不迷;春雨江南三七度,如花溅泪发新枝。

果然“诗如其人”,虽为改作,但郭沫若那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思想风格立即跃然纸上,整首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意境也顿觉深远、开阔起来。而且,读者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郭沫若虽然为夏诗动了“大手术”(语序颠倒,更换八字),但是在全部保留原诗内容的前提下,仍然完全符合格律。这个小故事,充分显示了中华诗词变化无穷、趣味丰富的巨大艺术魅力,也体现出方块汉字无与伦比的神奇和奥妙。

更有意思的是,郭沫若不但给朋友改诗,还给自己的政敌改诗。1947年1月30日,胡适在《文汇报》发表了一首诗: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反映了自己在国民党伪“国大”召开期间的思想状态。郭沫若看到这首诗后,立即写了一篇杂文《替胡适改诗》,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样简单的二十四个字,所表现的‘心情’却颇悲壮……他干脆承认做了黑棋一边的‘卒子’……这样可宝贵的‘卒子’下棋人自然应该宝贵使用的,因此,这卒子的‘命’断乎不允许你那么轻‘拼’掉。即使卒子想‘拼’,主子也未必许‘拼’……我看倒不如把‘拼’字率性改为‘奉’。”

仅一字之差,作者的形象陡然改变,全诗的境界气势亦一落千丈———是非对错姑且不论,郭沫若的奇思妙想和高超诗艺的确令人拍案叫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