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浅谈议论文素材的应用

[复制链接]
那天跟几个学生谈议论文,说到了材料的运用,有人说材料越多越好,一则显得知识丰富,二则也避免了议论的枯燥乏味,东一个小故事,西一个小格言,让人好像进了花园,多好。

凭十几岁的中学生的阅历,反正也说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拿名人名言凑数也不错。但是这样是不是给人罗列堆砌的嫌疑呢?没有内涵的堆砌与字典词典何异;没有个性和情感的列举与古人嘲笑书生“掉书袋子”有什么不同?人家看完后不了解你的想法,不清楚你的感情思路,这样的文章岂能算好文章!

据说在中国古代,写文章时旁征博引是无能的表现。有一个专门讽刺这种行为的词叫“獭祭”。语出《礼记·月令》,是说水獭很贪食,常常把捕捉来的鱼陈列在岸边,人们称之为祭鱼,就像祭祀时候摆列供品一样。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用素材呢?

材料是武器,它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你的运用上,你的使用赋予它生命力和方向性。在你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拿它当沦据时,它才发挥作用。所以材料是被观点领导统帅的。观点才是文章的灵魂。

当你拿到一个作文题目,脑子里首先想着我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应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之后为了证明这句话正确,才去寻找和利用材料。大家喜欢听易中天老师讲历史,仔细分析,易中天吸引人之处,在于借历史故事讲自己对现实的认识和观点。他不是重复史料,而是拿史料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观点和材料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上下级。但它们又是相互作用的。比如,当你对观点的正确性进行了初步论证后,应进一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它,在实现它的途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和麻烦是什么,怎样解决它,这一系列逻辑性很强的思维,很难用抽象的道理讲具体。但是刺激你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引导你的论述更接近论点又更形象的惟一办法就是材料,是活生生的材料。可以说,材料牵出了你的思考,材料带动了你的分析。或者通俗点说,当你不知如何伸展思维时,材料指给了你思路。当你不知如何论述时,只要想到了材料,然后再把材料的含义使劲挖掘出来,往你的观点上拉就行。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论证了“拿来”的必要性以后,文章似乎已到绝境顶点,该结束了,可作者又宕开一笔,将一个“大宅子”摆到读者面前。化抽象为具体,在生动幽默的叙述中融入自己的立场观点,也就是“怎么拿”,从而使论述更加深入。

那么,如何从众多纷繁芜杂的材料中选择呢?首先,要保证真实确凿,绝不能虚假。否则不仅不能给你的论述增加说服力,反而败坏了你。其次,注意简洁、概括、扼要。议论文中的材料叙述不同于记叙文,不能长篇大论,更不能面面俱到地挨个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始终明确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是为中心服务的。材料是配角,只能起衬托作用。在叙述材料时,捡主要的说,捡最能跟你的观点对上榫的内容说。当然,不能无原则地夸大或改变。再次,在选择材料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平面、同一个层次的材料。比如上一段用了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你的观点正确,下一段如果还想加强论述这个论点的正确性,应该考虑选一个反面材料,从反面增强说服力,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其正确。但是一篇高中生写的议论文,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如果翻来覆去只是认识一个观点为什么正确,岂不是太贫乏太单薄了。

材料的选择要分层次分角度。如果说文章的灵魂是论点,那么带动这个灵魂活动的就是材料。材料好比文章的肢体,对材料的分析展现你的情感你的思路你的价值观,这就是文章的血肉。哪里有全身的血肉都长在一个地方的?也没有全身的肢体就一个部位,除非是虫子,而且是最低等的蠕虫。所以,写文章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不同级别的材料把论述思路引向深入,从而也展现思想的层次和思维的逻辑。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如何搜集材料呢?时间有限,环境条件有限,见啥记啥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眉毛胡子一把抓,效率也高不了,用的时候还不一定能及时找到。可以尝试有目标有方向性地积累素材。比如,“理解的”、“感恩的”、“逆境成才的”、“创新的”等等,分门别类有秩序;地收集并整理好,到用的时候,一想就是一类,准能拓展你的思路。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在搜集材料时,总是高不成低不就,不是嫌材料陈旧就是嫌材料太一般太普通太平庸不够新鲜,反正是挑来拣去,能入眼的不多,能记下来的就更少,到头来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材料不在多少,关键要精;材料不在新旧,可贵在恰当。无论什么材料,只要你用对了地方,只要你挖掘出它不为人知的内在含义,只要你在最该说的时候说出了,它就会掷地有声,就会熠熠闪光地使文章生辉增色。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难道不是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么?却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流芳千载。所以关键是你的分析要具有;点睛之力,或者说要具有能激活材料的能力。素材是矿石,丰富是基础,激活是生命。有了能激活材料的思想流,矿石才能炼出宝贝,文章才能有灵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