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孙家栋

[复制链接]

孙家栋

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8日,哈工大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这位88岁的航天巨匠从1958年从事导弹研究开始,一直到今天,人生中有59年奉献给了我国的航天事业。目前,在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百余颗卫星中,由他主持研制的卫星就多达三十多颗。

孙家栋:等吃红烧肉时与航天事业相遇

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和他紧密相连“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48年,在哥哥的建议下,孙家栋考入哈工大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哈工大预科班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难得的红烧肉,再回姐姐家。开饭后,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空军招人,当晚就要赶往北京。孙家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到新组建的空军去做翻译工作。

到空军不久,孙家栋被派往前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一年后,在学院大门最显眼的“状元榜”上出现了他的照片。5年后,孙家栋获得了一枚人人羡慕而又屈指可数的纯金斯大林头像奖章。

孙家栋: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和他紧密相连

“当时我认为这辈子就是干航空了,不料回国以后,出于国家需要,我又搞了导弹。”1958年,孙家栋毕业刚回来,正好赶上聂荣臻元帅奉命负责中国导弹研制计划。孙家栋被调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1967年7月底的一个下午,孙家栋趴在火箭图纸上满头大汗地搞设计,一位同志来到他的办公室,告诉他:“为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向聂荣臻推荐了你,根据聂老总的指示,决定调你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这一年他37岁。

从此,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与孙家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孙家栋说:“这是全国人民对我们航天事业取得成绩给予的充分肯定。”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的孙家栋,不论是投笔从戎、出国留学,还是放弃航空专业投身航天事业;不论是从导弹研制转为卫星研制,还是从技术岗位转为行政岗位,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

即使是88岁高龄,他仍然在为中国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并且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渴望和期待。他说: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