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内蒙古通辽市2021届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复制链接]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
▲全国:占比从2015年的2.8%下降到2020年的1.2%
▲重点地区:占比从2015年的5.0%下降到2020年的1.9%

PM2.5情况
▲我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超标,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分别超标62.6%、57.1%

【中国方案】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G20特别峰会上承诺,中方有效地推进国际联防联控。中方已经建立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要集各国之力,共同合作加快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取得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成果,切实为世界经济提振信心。
【中国力量】
 2021年3月18日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1.从以上数据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2.结合数据分析我们要坚持什么发展战略?
3.划线部分为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提供怎样的思路?
4.阅读上述新闻你有什么感悟?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史百年初心如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
小林带领九年级同学积极策划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活动方案
请同学们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学党史】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颂党恩】
 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充分彰显。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2021年2月21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
【跟党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这充分回应了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4.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5.这体现了哪一发展理念?
6.除了本次活动,你还有哪些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时代楷模张桂梅,心系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倾情关爱贫困女孩和孤儿,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命无价,承认别人的生命更重要②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获得回报的权利③服务社会会限制我们全面发展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勇于承担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光芒。以下对应不合理的是(  )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B.“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C.“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友谊需要精心养护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接受劳动教育,是青少年成才的关键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③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④劳动教育创造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指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这(  )①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能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④能够促进学生彻底远离网络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复习法律知识板块时小王做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正确的是(  )①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②犯罪的特征: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严重社会危害性③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④刑罚: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行政拘留;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这体现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受理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案件同比下降。主动履职的公益诉讼、诉讼监督案件同比上升。这体现人民检察院(  )①行使国家审判权②行使监督、调查、处置职责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④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我国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经济基础③我国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①德治与法治②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③违法与犯罪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这表明(  )A.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B.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
C.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D.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部分新闻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①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②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③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截至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41178万人,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长69.73%。材料体现了(  )A.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B.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的基本特点
C.我国人口素质偏低和老龄化加剧
D.我国人口基数大、大量的人口流动的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案说法学以致用】
 九年二班班长小林经常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生活案例,请你和小林一起完成。
 凌晨两三点某烧烤店依然在马路边营业,几位喝酒的年轻人大声喧闹、肆无忌惮,惹恼了楼上休息的居民。劝阻无果后,楼上居民直接向食客们扔下垃圾,食客愤怒地连续将小砖头对着楼上扔去,边扔边骂。随后有群众拨打110报警,民警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面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1.依据社会危害程度,食客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此类违法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2.请评析楼上居民的行为。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理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崇法明理提升素养】
 为增强法律意识,小林组织了一次普法学习,围绕学习内容,同学们各抒己见。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表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颇多:“四大保护”拓展为“六大保护”,增设强制报告制度,建立校园欺凌防控,细化家庭监护职责,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末成年人保护体系。
 小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感到很困惑。
 小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能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宪法的原则。
 小蕊: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答小强困惑。
2.结合小薇的观点,请说出宪法的原则是什么?
3.结合小蕊的表述,说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民心共铸携手发展】
 五月份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小林参加学校组织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宣讲一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居住55个民族,74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不负使命,同心合力打造了我们祖国北疆最美风景线,共同守护着“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中华一家亲,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宣讲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摘录(一):应坚持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履行平等义务。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摘录(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入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交流合作。
 摘录(三):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高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2.这些条例分别彰显了哪个民族原则?
3.通过系列宣传活动,请从法律角度谈谈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全球治理大国担当】
小林所在的学校社团在每周一次的“时闻发布”中
展示了下列几则新闻
请你参与其中。
【中国数字】
 我国“十三五”期间数据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