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洪洞县新英学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复制链接]

序号

关键词

材料

1

政治
制度

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民“代言”。各个领域的代表们纷纷提交了提案。这些议案和建议,大都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

制度
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仅再次庄重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立场,更是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中国方案。

3

依法
治国

2019年4月,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对长期盘踞在沈阳五爱市场的一伙恶势力团伙强迫交易犯罪案进行了审理和宣判。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3年不等。同期,新民市人民法院依法对一黑恶势力团伙敲诈勒索案、职务侵占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1年至12年不等,并处罚金3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

4

法治与
德治

习近平主席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1.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政治制度?其作用是什么?
2.材料中提及“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里的“制度体系”指的是哪些政治制度?
3.材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基本要求?
4.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走进法治探究实践】
 材料一:
利剑扫黑,扫出清风正气;铁拳除恶,守护平安中国。2019年,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迎来“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深水区、攻坚期,必须牢牢把握扫黑除恶的任务要求,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实现步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八个“明确”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首次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九大报告是再次肯定和明确。
 材料三: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材料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
2.请谈谈党和国家这样做的重大意义。
3.读了上述材料,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40年前的岁末,它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中华大地,风起云涌,春华秋实。中国梦,从历史深处走来;历史,总在变革与解放中迸发前进的力量。它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十九大二中全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成因。1978年,是中国重新走“进”世界舞台的时间节点;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是当今中国在全球的最新定位和发展坐标。从“进”到“近”体现了中国(   )①是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③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④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4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说明改革开放是(  )①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②实现同等富裕的最佳选择③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莘南高速是山东省重要支线,向西与河南、山西两省的南乐(鲁豫界)至长治的南林、平长两条高速公路相连,它的通车能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A.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有利于实现同时富裕,消除区域之间的差距
C.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同等富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向好发展。我国重视乡村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因为(   )①力求使乡村孩子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④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中国科技全面发力,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稳步迈进。这表明(   )A.我国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强国之路
B.我国科技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已没有差距
C.我国科技水平已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D.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科学创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取决于它的(  )A.具体国情     B.法律规定     C.传统习俗     D.国家性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选举法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以及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表明我国采用(  )A.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B.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C.间接选举优先于直接选举的方式
D.直接选举优先于间接选举的方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市实行阶梯水价制度之前,为了确保有可行性,听取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并且在全市召开了两次阶梯水价听证会。该市在决策的过程中实行了怎样的民主参与制度(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三不选”表明(   )①选民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②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③选民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明显增强④人大代表一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就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社会因法治而进步。要做到全面依法治国需要(  )①科学立法②严格执法③公正司法④全民执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立法为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这意味着良法应该(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④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法律使人不敢犯罪,而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   )A.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B.法律比道德更有效
C.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具有权威性
D.应当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建设创新型国家唱响时代主旋律】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呼唤,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唱创新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1.为什么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青少年如何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唱创新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域以上海为龙头,推动南京、抗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安徽省的合肥、芜湖等市位列该城市群。
  材料二
: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实体化科创合作示范平台。
  材料三
:2019年4月3日,安徽省委专题会议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会议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大事,更为安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发展机遇。
1.材料一体现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哪一项重要要求?
2.材料二中的科技创新举措对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何意义?
3.为适应我省融人长三角的发展,作为安徽学子应提高哪些素质?
4.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就安徽面对发展机遇,如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