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重庆市开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祖国大家庭里,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  )A.人的身份是不确定的
B.人的社会地位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身份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社会关系是由人的身份决定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3月20日,网民魏某在网络上恶意辱骂因抢救落水女子不幸牺牲的苏州消防员刘磊,引起网友强烈愤慨。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依法对魏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互联网上一天产生的信息量有多少?真的是多如牛毛。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约有800EB,如果将其装在DVD光盘中要装1.68亿张,装在硬盘中要装80万个。这提醒我们(  )A.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B.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C.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坚决抵制不良信息
D.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这些规则的共同点是(  )A.都依靠强制力保证实施
B.都能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C.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都是全体社会成员需要遵守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右面漫画中“脏兮兮的,“离我远点”一幕评述正确的是(  )A.该女士的言行是错误的,她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B.该女士的言行可以理解,是尊重自己、善待自己的表现
C.该女士的言行是错误的,她应该学会平等待人、包容他人
D.该男子的行为是错误的,没有学会换位思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19年3月12日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最高法院会同多个部门实行信用惩戒,实现了失信被执行人酌“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这告诉我们(  )A.不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诚信的核心是尊重客观事实
C.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D.不讲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2月13日,西安一女子烟瘾难耐,在返程高铁上心存侥幸躲在卫生间抽烟,导致烟雾报警器被触发。民警依照相关规定,对这名女子处以罚款500元的处罚。据了解,这是西成高铁开通以来开出的首张吸烟罚单。这名女子的行为是(  )A.行政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概念间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埃德蒙·伯克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③只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民就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④社会秩序指的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你就这个层次,你干的就是这活!”2019年8月14日,一名男子在列车上对乘务员大肆刁难,故意将鸡蛋等食物扔到餐车地面,要求乘务员“打扫干净”。对这名男子的所作所为,其他乘客都表示非常气愤。该事件说明(  )①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②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忍让③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④尊重他人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9”专项行动。为配合上述行动,我们青少年应当做到(  )①惩恶扬善,依法打击散布不良信息的行为②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①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因此成为人们常用的通信工具。有调查显示,②微信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③甚至把微信视作生活的全部。但是,④微信也被一些犯罪分子盯上了,出现了不少利用微信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案件。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下是某校八年级小丽同学的周记片段:
  周记片段一:周末,我带了我心爱的智能手机去参加家庭聚会,家族中很多小孩与我一样都在玩手机。饭桌上,我们70多岁的爷爷多次想跟我们说说话,但我们都抱着手机聊天,爷爷一怒之下离席而去,留下一句话:“你们跟手机聚餐吧!”
  周记片段二:班级微信群里,总有个别同学给老师取难听的绰号,言谈之间也时有污言秽语冒出,让人觉得很难堪。
  周记片段三:班里新转来一个同学,据老师介绍她来自农村地区,从她的穿着看家里应该不像其他同学家那么富裕,刚到新的班级,她好像还不敢跟新同学说话。
1.针对“周记片段一”中小丽和孩子们的做法,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会运用哪些知识去劝止“周记片段二”中同学们的行为?
3.要让“周记片段三”中的新同学迅速融入集体,小丽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帮助她?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东莞一名七岁“熊孩子”闯了大祸,在餐厅就餐时玩餐桌上的转盘,导致装满开水的水壶倾倒(见右下漫画),烫伤了和父母一起吃饭的朋友唐女士,并致对方十级伤残。“熊孩子”父母拒不承认是自己孩子导致唐女士被烫伤。因双方就赔偿金额无法达成共识,昔日好友闹上了法庭,法院初步判定“熊孩子”父母担责八成。

1.材料中“熊孩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侵犯了唐女士的什么权利?
2.为避免成为“熊孩子”,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
校园欺凌现象高发,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以下是某机构“看到他人遭受校园欺凌时你会怎么办?”的调查统计数据,见下图:

  材料二:

某班召开预防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针对“自己受到校园欺凌时你会怎么办?”,同学们进行即兴发言。小毅同学的发言得到了不少同学的支持,他说:“我信奉一句电影台词,‘法律是遥远的,拳头是靠近的’。软弱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不择手段、用尽一切办法让欺凌者付出代价,让他们对自己望而生畏,比如邀约高年级同学报复他们,加入一个帮派组织,趁其落单进行偷袭等。”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对于材料二中小毅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看法?
3.杜绝校园欺凌,同学们应该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