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咨询
答案:↓↓↓ 王文革的回答: 你再补充一下孩子的发展史,在个人成长、经历和家教方面有哪些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地方?近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王文革的回答: 虽然没有足够的线索来判断你孩子当前是否存在特异状态(如果没有最好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心理活动内容多指向于个人内部,正是这点让你感觉到紧张。当老师的真的很伟大,为了业务和别人的孩子,牺牲了自己照顾孩子的时间。孩子小的时候在奶奶家,或许是因为老人带孩子不愿意说话,活动少,导致孩子对人不主动或者不愿意语言表达,这些虽然都是暂时的,但和入园的变化结合起来,可能就导致孩子和群体疏离。孩子不适应的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会持续到小学。我不知道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的业余时间都安排了哪些活动,如果是教师控制下的同伴间交往是没有问题的,对孩子有积极的作用。就怕老师上课外的生活活动只是简单的照看,别的孩子欺负或孤立你的孩子。我好象也找不出指导你的内容来,因为孩子是在幼儿园,只是周末才回家。那你需要做的是要保持和老师的经常性往来,大人之间的情感可以改变老师对孩子的态度,这点你肯定可以做到。 王文革的回答: 作为和同龄孩子很不同的一种经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否必然就是消极的影响还很难说。在教养上,这样做冒险的概率比较大。 王文革的回答: 习惯是一种个体的流程化的东西,在大人眼里则是一种优劣价值,我很难判断什么习惯的好和不好,也不能预测某个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这点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习惯发展和对自己的贡献。尤其不能说乡下就如何不好,我感觉乡下的孩子在体恤父母等方面要比城市的孩子好一些。这点我很看重,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价值。如果你孩子上的这个幼儿园已经办了几个周期了,可以询问以下附近小学的老师,看这些孩子是否比其他孩子优秀,如果是的话,我看就值得。 王文革的回答: 好动、不遵从?这可是一个麻烦的小家伙。我想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也包括你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很多这样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会演变为品行问题。因为孩子是住宿的,你没有办法来控制孩子。还是授权给老师,让他们的老师来处理。老师会恩威兼施来引导他的,关键是你不授权老师不敢管束。 王文革的回答: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不敢尝试或回避或畏难还不能和自信心联系起来。他们很难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对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只能推测,这也有冒险的成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不纠缠于孩子为什么是这样。今后该怎么指导孩子呢?孩子不肯学,你首先判断孩子的能力是否可以支持他要学的东西。孩子小,关于能力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别的孩子可以完成的,他则未必。这类学习内容可以暂时回避。如果不是技能操作方面的,而是整体认知活动方面都这样,那现实的办法可能是要到小1岁的班级去学习会更好一些。如果是在别人的支持下孩子可以完成,但就是“不感兴趣”,那你需要改变家庭辅导形式或者直接像老师一样辅导他完成,但要对内容的进度和数量进行控制。当孩子完成时,给予奖励就可以。对他来说,外在的仪式性奖励也很重要,比如把孩子的作品贴在墙上展示给别人。其实都是形式和心态的要求。形式上你多动脑,也可以向其他妈妈求助。心态上对应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总拿别人的孩子对比,这样你就会发现“小步子,不停步,天天都有新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