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4新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知识点汇聚练习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A.在某些情况下,正义和正义制度允许特权的存在B.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C.维护正义就是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D.每个人都应从小树立维护正义的意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这首短诗告诉我们,面对非正义的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
①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
②会害人害己
③会最终危害整个社会
④邪恶就会更猖獗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3年3月,武汉网友“小漂豆”在微博里曝光了2张图片:一男子在地铁站直饮水机边,用矿泉水瓶接水洗折叠自行车。对此,“小漂豆”感到很气愤,呼吁乘客文明用水。此微博一发,立即引来众多网友围观,纷纷指责洗车者的行为。这体现了一个有正义感的人()A.面对非正义行为会表现出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B.对正义行为会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C.面对非正义的行为会小题大做D.认识到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医生谢明在2013年5月9日路遇一歹徒抢劫一男子时,英勇上前制止被捅伤。得知谢明的英勇事迹后,许多市民纷纷自发前去看望。谢医生的行为说明,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面对非正义的行为()
①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②能够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③要与非正义行为硬拼
④要为维护正义而努力抗争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哈尔滨市民谢尚威在危急关头,高高举起双臂,生生地接住了从5楼坠下的少年付佳伟,挽救了少年的生命。他被人们称为“最美爸爸”。谢尚威的英雄壮举启示我们自觉维护正义应做到()
①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②有正义感,为人正直
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④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见义勇为”是正义行为,“见义巧为”是非正义行为。

※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维护正义是做人的重要原则。
请结合下列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一

王强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有同学被群殴,他想:“还是少管闲事,免得惹麻烦!”
  情景二
小娟的爸爸开了一个制鞋厂,一次她到爸爸工厂去玩,无意中知道了爸爸有偷税漏税行为,她气愤地批评了爸爸。
  情景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情景一、二,设置情景三。(要求叙述简单清楚)
2.请任选其中一个情景谈谈你的认识。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八年级(1)班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展示了一则新闻报道,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系列活动。
【新闻报道】2013年4月28日19时,长春市民谢女士一人步行回家时,突然从身后蹿出一名男子将谢女士推倒,抢到她的包后转身就跑。这时,有两名刚放学的九十八中的学生经过,听到了谢女士的呼喊,直接去追赶男子,慌乱中男子弃包而逃。随后两名学生陪同谢女士去报警。记者采访了帮助谢女士追回包的杨同学和程同学,提起当时的情况,两名同学说:“虽然没时间多想,但当时还是动脑筋了,大喊向对方威慑,也能提醒路人帮忙。”
【请你参与】
(1)谢女士很是感激,根据两名学生当时穿的校服,她来到学校找到了这两名同学,送了感谢信、锦旗。请你设想一下锦旗的内容。
(2)在杨同学和程同学见义勇为的行为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未成年人学习借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据《东方今报》2013年5月28日报道:近日,记者接到读者投诉称,河南某县一河道管理所所长利用职务之便,早早为还在上学的儿子捧起了“铁饭碗”,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从15岁起到现在已经领了6年。目前该所长被停职调查。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