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思想品德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句话告诉我们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②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的大海中,才能使个人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③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④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1年12月3日,青年导报网报道,在如今的中国男篮联赛里,北京队不是天赋最佳的球队,也不是实力最强的球队,却是外界反映最好的球队,队员各司其职,彼此相信,头脑冷静,目标明确,也许这就是他们五连胜的秘密。你认为北京队取得五连胜的原因是
①依靠团队就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难
②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③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
④集体的团结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准备学校篮球比赛,王虎尽管努力训练,但还是有些技术问题,影响班级比赛的整体成绩。老师打算把他换下来又怕王虎难以接受,为此很为难。王虎知道后,主动找老师要求把自己换下来。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王虎被换下来,有损自己的面子,他应该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绝不下来
②王虎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能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③王虎应积极参与,绝不下场,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④王虎在个人愿望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在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核工业作出重大贡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
①具有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②以大局为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③为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
④在国外已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2年3月4日,潍坊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高新区谷德广场举行。此后,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并决心扎实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这说明青少年要
①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
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
④远离志愿服务,否则会耽误自己的学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完全出自本能地张开双臂,接住了从10楼跌落的女婴;上海“最美奶奶”朱燕珍大火中为邻居架梯,救了20多人的性命;宁波“美丽母亲”林萍无偿捐肝救女童……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见证了A.社会生活是复杂的B.社会生活有阴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一面C.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弘扬社会正气D.社会生活的主流是追求享乐,自私自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A.学校给8(1)班五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互相谦让B.李岗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们使用C.同学们知道刘梅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时,纷纷捐款相助D.王凯无偿地将自己掌握的盗号技术传授给其他网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淄博市积极倡导“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的“三让”活动,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还让出了文明素质,让出了秩序和谐。这告诉我们A.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B.谦让就是软弱可欺C.谦让就是要不讲原则D.谦让可以化解矛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1年12月5日是第26个国际志愿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争做志愿服务,共享美好生活”。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学习志愿者们的精神,努力做到
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把学习的时间多用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③关心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
④只做具有影响力的大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八(2)班召开“美丽的自然”座谈会,在讨论学会鉴赏自然之美的话题时,下面同学的观点中错误的是B.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C.大自然的美是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的
D.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是真的美,经过人们改造的没有美学价值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1年,我国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等自然灾害......这警示我们
①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②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③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保护资源、节能降耗迫在眉睫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朋友大自然却遭到了极大的伤害,弹奏出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下面不属于这种不和谐之音的是B.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C.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D.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周天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创建绿色环保校园”实践活动。他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活动要求的是A.针对“学校食堂废气污染”现象,向校长提出整改建议B.打扫卫生区后,将垃圾倒进河里让水冲走C.在学校草坪上竖起“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的标语牌D.将课间同学们乱扔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2年3月31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启动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广告宣传,其主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2012年,中国内地共有124个城市加入到活动中。回答问题:

小题1:下面是小琳同学设计的几则公益广告用语,你认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请让地球休息一下吧
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③地球是个大家庭,人人需要讲文明
④环保承诺,点亮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小题2:下列对“地球一小时”活动积极意义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地球公民的环保意识
②有利于激发人们保护地球责任感
③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
④有利于倡导人们为地球做出一个改变,且付诸行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会议通过了包括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四个决议。世界各国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是因为
①人们的环保意识总体不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仍然在继续
②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③环境问题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世界各国存在着同样的环境问题,不可能解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春节期间,小明准备和父母一起去爬泰山,去之前,妈妈告诉他要注意保护泰山风景区的各种自然景观。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不乱扔食品包装袋
②在建筑物或岩石上刻字留念
③制止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
④爱护景区的花草树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维护集体荣誉树立集体观念(14分)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获奖后谈感想时,他说:“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比如以小麦远缘杂交研究为例,小偃4、5、6号是20年前在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时完成的,完成人就有10位,还有当时研究所支持和为这项工作服务的所有同志;另外,小偃54和小偃81是我1987年回到北京后,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也是集体成果,所以我说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振声的这些话说明了什么?(6分)
(2)作为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8分)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珍惜爱护生命实现人生价值(15分)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董明,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她不仅用10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进入武汉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还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创办免费心理咨询机构,用残弱的身躯践行了“热爱生命、创造价值”的人生信念。她最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

(1)董明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6分)
(2)了解了董明的先进事迹后,你打算怎样为社会做贡献?(9分)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保护生物物种 维护生态平衡(15分)
材料一:下面是一份动物灭绝档案:1799年原生活于南非的蓝马羚灭绝;1876年原生活于欧洲的野马灭绝;1942年原生活于印度的红鸭灭绝;1948年原生活于澳洲的袋狼灭绝……
材料二:最近市区内新开一家餐馆。周日,晓丹和妈妈来到这里准备饱餐一顿。走进餐馆,晓丹看到一些大嚼着狗肉、野兔肉的人们,见此情景她们心情有些沉重,不约而同地走出了餐馆。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6分)
(2)除了上述材料中的不和谐因素外,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音?请列举三例。(3分)
(3)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物种保护做些什么呢?(6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