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原创】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题速递(文化+哲学)(1)文化与生活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5月12日,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易县狼牙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干部职工共同追忆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深入学习五勇士崇高的革命精神,这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②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应该传承红色基因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④优秀文化能够借助外力的作用深远持久地影响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5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主办的“百年风华、青春筑梦”主题动漫展播活动在浙江嘉兴南湖启动。此次展播作品包括展现党的光辉历史的《画说中共一大》,展示伟大疫情精神的《百年后,少年依旧》,展示航天事业的《仰望星辰》等一系列主题动漫作品,从启动到今年7月这些作品持续在爱奇艺、腾讯、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集中展播。此次展播活动在建党百年之际,通过动漫讲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青年“永远跟党走”的青春热情,推动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增强人的全面发展④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4月8日,中建五局北京公司30余名党员走进湖南党史陈列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展标巍然矗立;革命伉俪陈觉赵云霄感人肺腑的血泪遗书、左权的最后一封家书让现场很多党员潸然泪下;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国情怀湖南抗疫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让大家备受鼓舞。让党员干部走进湖南党史陈列馆,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这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红色党史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应该充分发挥湖南党史陈列馆的育人作用③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应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湖南党史故事④国有企业员工在实践中传承和创新了革命文化,有利于坚定其新时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截至2021年4月6日,贾玲根据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创作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高达53.95亿元:这说明(     )
①电影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唱支心歌给党听”大型主题合唱活动于2021年3月至10月,在北京、上海、嘉兴等10个城市以及港澳地区展开。活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全民合唱的方式回顾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初心,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故事,展现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精神风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文化素养的核心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④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健全人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合、驰、济、安、长、通、韧、互、同”成为2021“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举行“一带一路”年度汉字评选活动,旨在用一个字阐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厚内涵,挖掘和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成果,加深对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的认同。这体现了(     )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且独树一帜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④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继续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关注普通百姓生活,记录时代前进足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给人以力量和鼓舞,使广大观众受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关爱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变为物质力量
C.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D.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截至2021年初,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这八年的实践是一段政府有效引导文化消费市场的探索史。从消费券补贴、文交会举办,到文创消费园区推广、行业联动惠民推介……线上线下消费总人次累计达4.3亿人次,累计消费金额达到911亿元。北京文化消费季的诸多探索走在行业前沿、市场前沿、全国前沿。上述做法(   )
①体现了政府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的力度②实现了首都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③表明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促进的一面④发挥了首都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4月14日,北京公布6个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首次成批量推送文物保护的活化方案。此次文物活化利用吸收了社会力量参与,体现了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改变,让文物建筑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分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     )
①意在通过历史文物建筑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②说明文物建筑的价值取决于文物建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③表明只要引入社会力量,文物建筑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可以更好地发挥文物建筑的经济功能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辛丑牛年。牛在先民告别“刀耕火种”进入“有史以来”的文明社会过程中,助过一臂之力,人们遂称牛为“仁畜”,牛文化也随之产生。有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齐白石自称“耕砚牛”;有朱自清的“老牛以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以牛为标,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我国的“牛”文化(   )
①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②体现出了奋斗创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③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④促进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繁荣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砺品格。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学好“四史”筑牢理想信念。广大青年要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前行的路,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向上的时代就是青春最好的舞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四史”教育。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虛、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
2.“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人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