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提出数据等生产要素要参与分配。这一《决定》有助于( ) ①指引企业重视数据要素,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的盲目性②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发挥好再分配的调节作用③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发挥好上层建筑的反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3—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3%,快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8个百分点。2018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8.04%,比2007年提高19.3%。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0.6%,与1964年相比下降了30.3%;而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的占比为10.3%,比1985年提高9.8%。从中可以看到,我国( ) ①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②居民收入分配的构成逐步多元化③按要素分配激发了生产要素的活力④按要素分配助推着收入分配的公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为落实这一政策,我国政府应该( ) ①发挥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重点支持新基建发展 ②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刺激社会总供给 ③增加民生支出,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④适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企业提质提供更多资金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1.9%,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66.1%,扶贫、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4.3%、9.4%、8.2%。这表明我国( ) ①着力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②重视再分配对收入的调节功能 ③强化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④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三次分配就像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第三次分配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我国的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的经济制度,并首次明确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 ①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财富平均分配②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③旨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④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对再分配进行有益补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2万亿元。从长远来看,减税降费就是在“放水养鱼”,有利于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通过减税降费实现“放水养鱼”的路径是( ) ①财政创收能力提升 ②社会消费能力增强,推动经济发展 ③就业人数增多,劳动者收入增加 ④企业负担减轻,积极复工复产 ⑤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 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⑤ D.⑤→②→③→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国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效应不断释放。2018年的个税法修改堪称“个税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这次改革除将“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以外,还有一大亮点是首次增设专项附加扣除,这项全新制度尝试涉及广大纳税人的孩子、房子和老人等关切点。截至2019年6月底,个税减税约4077亿元,累计1.15亿纳税人无须再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个税改革的经济意义在于( ) ①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使个税税负水平更趋合理②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③缩小贫富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④完善分配制度,为实现居民收入增长提供根本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一部分群众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依靠自身努力无法摆脱困境,他们是防止返贫致贫的重点人群。为此,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由材料可知,政府出台该意见是为了( ) ①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优化社会救助的体制机制 ③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④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改变社会救助体系梯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到改革开放前,已建立起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我国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前,覆盖全民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依然存在不同户籍、不同阶层的人群享受着不同的保障待遇,养老、育幼、助残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足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因,并分析国家应如何有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