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65万人,相比2017年749万毕业生人数,增长1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和劳动者的角度,分别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2020年12月16-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断发展格局,妥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嚅求侧菅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捉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1.材料一的图反映出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打通消费堵点”,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相关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8%……但总体上看,我国工业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为此,除了企业要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外,政府也要进行能源、矿产等资源要素价格机制改革,科学编制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严把产业准入绿色关口,强化过程引导和管控,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深入研究化工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困难和问题,为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献计出力。经过努力,我国制造业定会蹬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2.请你就政协如何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提出三条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8月,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R&D经费比重为6.03%,占比首次突破6%。从区域看,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R&D经费分别为15122.5亿元、4162.6亿元和285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关10.8%,17.7%和14.8%。 注:①2019年美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2.83%、日本为3.26%。②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普遍为15%以上。 1.解读材料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增强R&D经费投入的合理性提出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十几年,电商、O2O、外卖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受市场供需影响,塑料制品用量庞大,加重了环境污染。比如胶带,一年用430亿米胶带,它可以缠绕地球1077圈。专家认为,首先从生产端开始,国家出台相应的法规标准,首先禁止生产不在国家允许目录的产品,现在每年都要更新塑料产品的目录,从源头上抓非法生产;第二,在销售环节要调整价格比,生物降解塑料袋不能在社会上广泛推行的原因是成本偏高,这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补贴来形成逆转。通常,生物降解塑料袋比普通塑料袋要贵2—3倍,一方面是技术成本偏高,另一方面是市场销量偏少。政府可以通过补贴,让生物降解塑料袋能够得到优惠,从而降低材料成本。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向引导,未来可以使生物降解材料在社会上占主要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针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4年开始,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20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颏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个百分点。 社会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构成。公共消费是指由政府、非营利性机构承担费用,向全社会提供的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城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包括政府自身消费(行政开支)和社会性消费,如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劳动保险、城市公用事业和各种生活服务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适当增加公共消费”。这是继2020年以来中央第三次提出增加公共消费。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当前我国增加公共消费的合理性,并为政府如何增加公共消费提两条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