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年时政专题精粹(十三)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8)

[复制链接]

1979年7月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8月
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8年4月
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2019年8月
党中央出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习近平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认识和探索历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2.请结合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深圳市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不足2亿元人民币跃升至近2.7万亿元。英国《经济学人》评价说,“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深圳靠什么创造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
  1987年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出台,任正非决定“下海”,并注册成立华为,华为的传奇也从此开启。不只是华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深圳共批准兴办民营企业104家;早在1987年,深圳就出台了全国首个鼓励高科技人员以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的相关政策。深圳在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让市场说话”“规则说了算”,在这座城市深入人心,经济特区既是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又率先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起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为市场有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从财力投入方面不断增加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回溯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不难发现,高速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让这个城市被钢筋水泥淹没,森林、湿地等城市腹地生态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不断创造科技新成果,高新产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深圳奇迹”背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深圳市政府如此做的依据?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
: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特区是个窗口,是改革的窗口,是开放的窗口,也是技术创新的窗口。”1984年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就为深圳的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当年,深圳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坚持市场化取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带动了发展质量、效率的不断提升。按照国际规则“打篮球”,聚全球资源为己所用,接轨国际,拥抱世界是深圳迅速崛起的发展密码,深圳借此赢得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健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又为深圳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站上新起点,深圳改革再出发,深圳奇迹在延续、在扩展。
  材料二
:深圳特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1.深圳的探索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示范作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深圳经验对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阐释从创建深圳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合理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从昔日落后的南海边陲小镇,到今日全球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40年来,深圳改革不止,发展不停。
  1987年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正式颁发,同年,又出台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登记注册若干办法》,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技术要素入股和参与分配。深圳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举,催生了华为、腾讯、比亚迪、顺丰等一大批高科技民营企业,促进了全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诞生。深圳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支柱的市场体系等;同时,率先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制定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和市场投资“负面清单制度”。“让市场说话”“规则说了算”,在深圳这座城市深入人心,体制机制创新为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深圳特区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回顾40年,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一跃成为一座美丽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材料一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追求梦想,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来了就是深圳人”,在这里,各种思想碰撞、交流、融合和汇通,形成了深圳人不墨守成规、不独尊一家、多元开放、和合创新的文化格局,培育了深圳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观念,支撑了深圳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从“深圳制造”到“深圳智造”的转变。40年来,深圳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二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深圳及时调整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升级。但是由于缺乏部分技术能力,只能从简单的模仿创新干起。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这种“山寨”模式也无法持续。面对新的困难与挑战,深圳继续加大转型力度,通过政策引导等手段,将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开始成为国际分工细分领域的佼佼者。随着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圳开始走向全球创新的前沿。四十年沧桑巨变,深圳已经从当年的小渔村,蜕变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伟大民族精神在创造深圳奇迹过程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事物发展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说明深圳是如何蜕变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下表反映了4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认识和探索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1978年12月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1979年4月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