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池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三次分配是指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国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有利于(   )
①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②助力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社会财富分配公平③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消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④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发办[2020]27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不断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同时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这说明广大就业者应该(    )
①立足于社会需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念②推动新职业发布和应用,及时制定新职业标准③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开展自主创业④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等待国家提供更多就业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前经济运行仍然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下一阶段,我们政府可能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
①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②提高企业税费,刺激企业创新③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展投资渠道④央行在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仪式以视频方式进行,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该协定,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5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成功启动。该协定最终签署成功,其影响将是(     )
①减少贸易摩擦,RCEP可能成为解决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途径②RCEP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③加大竞争与合作,推动区域内经济体发展,造福企业和消费者④推动多边贸易,促进资源流动,有利于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西部某乡村,通过实施“互联网+农村”工程,短短五年时间,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600元提高到8000元,把一个偏远的乡村打造成数字乡村,成为当地引领乡村振兴的标杆。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
A.信息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B.发展互联网经济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C.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根本途径
D.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8月20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住建部门在上海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正式落地。原先办理跨省市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需办理人自己往返跑办,今后,可实现网上申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说明政府在(     )
①积极履行职能,切实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②建设服务型政府,最大范围地惠及民生③增加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④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传统村落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浓缩了地域文化的精华,是地域特色文化鲜活的标本,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这表明(     )
A.人们的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D.文化是独立于经济、政治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上半年六大热词:新冠、直播带货、瑞幸、后浪、地摊经济、仝卓,这些新词热词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表明(     )
①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③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全国“两会”报告提到“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推进“两会”精神进课堂、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勉励莘莘学子提升修养、厚植情怀,放飞青春梦想。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依据是(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道德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中提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些重要论断体现了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目标、新理念。之所以强调文化创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见下图),融汇了中国书法及冰雪运动元素。标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③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全部记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江东去的豪迈、杨柳依依的悱恻、长河落日的壮阔、彩笺尺素的缠绵、马革裹尸的肝胆、海纳百川的胸襟、乘风破浪的逸兴、青天揽月的壮思一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传统文化阐述了东方审美意境的价值②生命中的一切体验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东方审美意境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④东方审美意境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共存与融合中渐趋一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半条被子的故事”讲述的是,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2020年9月16日,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参观。设立该陈列馆(     )
①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②有利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③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的创新④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为此,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     )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②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作品,迎合人们的各种需要③立足社会实践,创作出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精品④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既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需要(     )
①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导权②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全面提高舆论传播能力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④积极推动网络核心技术突破,建设网络强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    )
①大力弘扬传统文化②坚定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一档极具中国特色、颜有文化底蒸、广受群众好评的电视节目,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如有人化感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用释与广泛传播。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谈话深习空人中信手指来的古典和名句出发,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结合文化阐释和经典释义,深入选出地讲解了为民、修身、读书、孝道、家风等主题,使历史经典的魅力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悟传统文化之重。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怎样使历史经典焕发出蓬勃生机的。
2.提起古诗词,往往有人会觉得艰涩难懂。请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古诗典籍的兴趣提两条合理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