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乙(女,18周岁)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真实年龄,与甲(男,22周岁)办理了结婚登记。一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两人的婚姻无效。该案件中( ) A.两人结婚时,乙尚未达到法定婚龄,故法院应宣告该婚姻无效 B.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C.双方结婚时完全出于自愿,故法院应宣告婚姻有效 D.若双方协议离婚,乙有权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家住重庆市万州区的20岁姑娘陈梅,爱上了同岁的残疾青年张强,想同他办理结婚登记。尽管陈梅不断与父母沟通,但其父母仍坚决反对并暴力干涉。为此,陈梅准备诉诸法律,争取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下列对此案理解正确的是( ) ①陈梅的父母违背公民婚姻自由原则②男女双方结婚必须履行结婚登记程序③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法定婚龄才能结婚④男女双方结婚时要遵循男女平等原则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男与乙女共同生活,因甲经常虐待乙,乙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甲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法院分别受理了乙的离婚诉讼和甲的申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院对于离婚案件的审理,应当待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 B.法院应当对离婚案件和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合并审理,一并作出判决 C.如果法院宣告婚姻无效,应当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继续审理 D.如果法院宣告婚姻有效,应当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对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一并进行审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96年,赵某和马某结婚并育有一子一女。2008年,赵某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其价值120万元的房产。2016年,因二人感情破裂且子女均已成人,赵某提出离婚。遭马某和子女极力阻挠后,赵某一时想不开自杀身亡。2018年,马某再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马某和子女的行为违反婚姻自由原则②该房产属于赵某的个人财产③马某和子女侵犯了赵某的生命健康权④马某可得到价值80万元的房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男于2018年10月经人介绍与乙女相识,相识不久,甲男考虑到年龄问题,婚事不宜拖得太久,便向女方提出结婚;乙女得知甲男有200万元存款便答应。两人于2020年3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此后,乙女多次向甲男索要衣物、首饰等,并商定于5月1日举办婚礼。在婚礼举办之时,女方又提出不再给5万元就不上婚车,双方闹得不欢而散,婚礼也未举行。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双方的婚姻因女方不是出于自愿而无效 B.此婚姻因为借婚姻索取财物,所以无效 C.如甲男申请撤销婚姻,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受理 D.如甲男申请离婚,法院应该受理其诉讼请求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的父亲与乙的母亲是同胞姐弟。2013年7月,甲乙双方隐瞒表兄妹的事实,到所在县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来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出现各种矛盾,2016年12月甲诉至法院要求与乙离婚。在本案中,法院( ) ①应支持原告要求与被告离婚的诉讼请求②可以宣告双方的婚姻仍有效③应依法宣告双方的婚姻无效④不支持原告与被告离婚的诉讼请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乙和丙三人为同母异父的兄弟。甲为其母与前夫所生,乙与丙为其母与丁所生。丁于2019年因事故去世,其生前承包的村里的山林被政府征用,因此,获得一笔补偿款。丁未留下遗嘱,且丁的父母早已过世,甲、乙、丙就这笔补偿款的分割问题产生了纠纷。对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甲不是丁的婚生子,故其分得的份额应当较少 B.若甲自幼由丁抚养,则丁的遗产由甲、乙和丙三兄弟继承 C.若甲母再婚时甲已成年且独立生活,则甲不能继承丁的遗产 D.甲母的份额由甲、乙和丙三兄弟平均继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5月1日,甲先生和乙女士在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举办了婚礼,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甲出资购买并登记于甲名下的一套住房里。2017年9月,甲在未告知乙的情况下,将该房屋卖给陈某,并和陈某以传真的方式对该房的价款、付款期限、交房时间等主要内容予以确认。陈某支付了全部房款后,甲将房产证原件交给了陈某。乙知道后,在陈某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前向法院起诉,称甲将房屋卖给陈某时没有和作为妻子的她商量,而且甲与陈某未签订书面合同,故购房合同不成立。 1.乙的说法是否有法律依据? 2.在乙起诉时,该房屋的所有权属于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