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课时作业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震预测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地下深处的复杂的地质物理过程。目前,人类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这说明(   )
①人们只能认识简单的食物,不能认识复杂的事物②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其自身特点,认识其特点是无法做到的③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但人的认识能力要受到客观条件限制④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对规律的把握需要一个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真理与谬误只差一步。人发怒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误,人高兴时又把谬误当成真理。”这句话说明真理和谬误存在一定关系。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党对发展的认识,从过去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高质量发展”,认识水平不断达到新的高度。这一认识过程说明(   )
①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人们的认识向前发展了,原来的真理就变成了谬误④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真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法治建设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追寻良法善治。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中国法治历程,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图景。中国法治历经变迁体现了(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③真理往往是在否认自身中发展的④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漫画《处世良方》(作者:彭长征)告诉我们(   )
width="231"①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客观真理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④真理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长霉的米饭都不能吃吗?答案
是否定的,长霉的馊米饭显然是不能吃的,但有一种长霉的米饭不仅能吃,还很好吃,它就是酒酿,南方人称其为米酒,北方人称之为醪糟。随着我们的追问不断加深,生活当中的“常识”经常遭遇挑战甚至推翻。其中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②真理产生的过程受到实践水平差异的影响③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④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的过程中向前发展③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新木桶原理》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A.追求真理是实践的目的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创新在于推翻原有的认识
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物而言,越新鲜,味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物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   )
①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与谬误并无明显的界限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月球背面独特的电磁环境条件下,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研究,将填补100KHz—10MHz射电天文观测空白,有望取得行星际激波、日冕物质抛射等方面原创性成果。由此可见(   )
A.经过实践验证的认识具有真理性
B.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C.已知认识会限制未知认识的探求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类初始,对自然存敬畏之心。发展到近现代,人类认为可以主宰自然、征服自然。如今,人们发出了要在更高阶段上回归自然的呼声,这将会形成人与自然的“理性和谐”。这一认识过程(   )
①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公开测产。经测产专家组评定,最终亩产为1046.3千克。在新疆岳普湖县300亩耐盐碱海水稻试验基地,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海水稻开镰收割。经严格实地测产,实际亩产为546.74千克。袁隆平在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我目前的工作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达到水稻超高产量冲刺目标,目箭我们已经实现了亩产超级杂交稻1000千克,正在向1200千克冲刺;另一个任务就是研究发展耐盐碱的海水稻,希望通过我们科研团队及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力争8年之内发展到1亿亩”。
请运用认识具有无限性的知识
分析袁隆平提出的两个研究方向的合理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对疫情的防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展备受关注。截至2020年2月12日,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进展,包括病毒传播途径、病毒检测方式、防治方法以及治疗方案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截至2020年2月底,国内还没有研究出可以有效治愈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
  新药研发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和其他疾病相比,传染病毒药品的成功研发要更加困难。药品研发过程不仅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资源,而且要经过大量临床试验,需要克服的困难和花费的时间都难以预估。2020年2月13日,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已投入临床!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也表示,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够对抗病毒。2020年2月1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科院宣布重组蛋白疫苗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药物研发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