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正所谓“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
A.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B.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C.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D.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节点上,要从国情出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不排斥国外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由此可见(  )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③丰富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上④国外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是真理,可以直接移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然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却如此“缓慢”。对此,一位疫苗研究专家说:“可以理解公众盼疫苗的心情,但是再着急也要正视疫苗研制的客观规律。”疫苗作为一种应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其研制一般需经历临床前研究、人体临床试验、正式推广应用三个环节。这体现了()
①认识规律就能够实现实践的预期目标②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③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根据人的需要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是因为(   )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只要劳动就能创造价值、实现梦想③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天文工作者在FAST对球状星团M92的观测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脉冲双星系统“红背蜘蛛”(redbacksystem),还有一种“黑寡妇蜘蛛”(blackwidow)脉冲星系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峰顶测量。他们在峰顶竖立起测量视标,分别使用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探测仪和重力仪进行了高精度定位、峰顶雪深和重力测量。峰顶测量完成后,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获得了珠峰高程最终数据。获取珠峰高程数据的过程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性和能动创造性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真理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超越自己④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将会取代人的认识器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舍小我为大我,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她扎根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从青春到白发,一腔爱,一洞画,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历经半个世纪,她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教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至今,80多岁的她一直还在为敦煌忙碌着……樊锦诗用行动诠释了(   )
①发扬奉献精神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④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10月25日,三集政论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一—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该政论片记录了24个贫困村如何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明确方向,鼓足发展劲头,干群齐心协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历史跨越。这说明(   )
A.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的进步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C.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决定脱贫事业的成败
D.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了脱贫事业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培田客家古村落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有“民间故宫”之美誉。保护培田古村落(  )
①是因为其能够承载、表达和展现文化内容②有利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③说明建筑只有完整保留才能具有文化价值④表明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传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   )
①能够集中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能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④表明民族文化起着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说,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②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③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典既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又借鉴了国外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更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求。这说明(  )
①推动文化发展需要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②文化发展应立足于人民实践中形成的智慧③吸收外来文化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④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实现相互交流与交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后,济南市历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586名志愿者积极响应,踊跃参战,深入村居和高速出入口、交通场站,开展了“病毒无情、志愿有爱”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凝聚起战“疫”的强大力量。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
①旨在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②能引导人们提高道德修养,传递正能量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④有利于发挥主流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贫图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风愿。
  材料一:从2012年底至今,我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0.6%,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成绩的背后,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常年不懈的实干。在脱贫政坚战中,从贫困农民到帮扶干部,从建筑工人到学校师生,从留守儿童到企业员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感受。他们见证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不懈奋斗,见证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变迁,见证了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的认识最深刻、感受最真切、情感最动人,对讲好脱贫政坚故事最有发言权。群众自己的创造也最鲜活最生动,最能得到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材料二: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必须瞄准最后的贫困堡垒,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要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拔穷根,对症下药治穷病;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两不愁三保障”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一项一项解决,一户一户攻坚;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实践中,大民群众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打好脱贫攻坚战针对性措施所依据的方法论。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
  马克思说:“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对真理的认识不能慢化停滞,而应根据客观实际变化不断地创新和深化,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离开具体实际而教条地套用马克思主义词句,就会最终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就是因为李德机械地把苏联军事院校那一套正规战、阵地战的打法搬到中央苏区,主观腾断、独断专行。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这一主观主义:“这是鲁莽家和门外汉的理论和实际,是丝毫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的东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的认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
国庆热映影片《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在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9年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的历史。80年代夺冠是对改革开放的呼应,在经历苦难之后,排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中国精神的展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力量。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是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溺于网络,网红遍地,娱乐至上。所以“这个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女排精神”这句话,催人泪下的同时,也让人精神振奋。
    
有人认为,在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我们已经不需要女排精神了。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批驳。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
  自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天地之性人为责”的讲仁爱重民本思想、“和衷共济、风而同舟”的家国情怀、“含生取义”的崇正义理念、“析万物之理”的科学严谨态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尚和合、求大同思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对我们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疫情大考面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强大力量。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所展现的时代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