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云南省昆明市2020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是服装出口大国(以美元计价)。美国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际油价大跌和美联储降息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3月9日美元指数刷新2018年9月以来低点至94. 63。假如2020年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会加大对中国出口服装生产经营的压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
①国际市场竞争力臧弱
②服装生产转型升级
③服装企业提质增效
④服装销量产量下降
⑤服装出口价格上涨
⑥服装生产收入减少
A.①→④→②→③                     B.②→③→⑤→④
C.④→⑥→②→③                     D.⑤→①→④→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


日起,中国再次下调进口关税,涵盖了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鞋帽等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诸多领域的
859
项进口商品。此次降低关税对中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已
:
经开始显现。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面对这

传导过程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降低进口成本

激发进口潜力

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

国内企业竞争加大

倒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质增效

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走出去

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市场化

收获更多产业合作机遇

企业书大经营规模

国外企业获得更多中国市场红利

贸易摩擦减少

共商共建共享

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 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多数地方教育局于2020年2月10日组织开通了中小学网络课堂,利用“一师一优课”和各地网上优质教学资源,供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政府此举旨在(   )
①履行文化职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②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③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事效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 共圆小康梦,欢乐过大年”为主题。晚会以“有朋自远方来”开场,各国舞蹈团与吉林市歌舞团联袂表演的舞蹈《一带一路嘉年华》, 展现和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舞蹈精彩纷呈,给全场带来沸腾。这说明(   )
A.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B.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C.不同民族文化精粹的展现和融合能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D.民族文化精粹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名句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名句所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①凡益之道,与时僧行(《易传》)
②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 
③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韩非子》)
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汉代《盐铁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3 月,医学科研人员通过大量临床研究,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利用CRISPR基因魔剪,成功清除病患体内的新冠病毒,且不惧病毒变异。但医学科研人员也表示临床应用领域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今后的研究将提高基因编辑效率及优化移植方案,川速向临床治疗转化的进程。医学科研人员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过程说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③医学临床治疗的不断深化决定对基因认识的不断完善
④在医学临床治疗中检验和发展对基因真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根据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必须做到: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下列对材料的哲学解释正确的是(   )
①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一发挥 正确意识的作用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 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改善环境、补齐短板一-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把 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2020年上半年我国取得了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两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材料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威胁生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抗疫要求,强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2020年1月25日,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月10日,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连线湖北和武汉指挥抗疫工作,3月10日习近平主席专门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强调依法防控是抗疫胜利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人民是战胜疫情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攻坚克难,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科学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在战“疫”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全国各地和军队驰援湖北,爱心企业、凡人善举捐款捐物支持抗疫,人民主人翁精神增强,特别是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并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抗疫中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中国速度,中国故事。作为抗击疫情新地标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在10天内竣工,体现了中国速度。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打赢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一群抗“疫”英雄,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中国为世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帮助;世界卫生组织盛赞中国在全球抗疫中作出的表率,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的贡献。
  材料二脱贫攻坚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为世界减贫贡献中国力量。云南省迪庆州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19年以来,当地政府采取措施精准发力脱贫攻坚: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科技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按照“互联网+农户+企业”模式組建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青稞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推广优质高产草地培育技术养殖牦牛,推广生态野生菌、松茸种植技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强化原产地产品的安全管理。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当地贫困藏民增收,实现了精准脱贫。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迪庆州脱贫攻坚措施对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硕果累累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亚洲全部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1352位会议代表出席大会,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文明因多祥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凤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现在的“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1.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理解。
2.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意义。
3.请你为进一步促进中华文明对外传播另提出两条建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标志。19 世纪以来西方城市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凡一国的城市,不论大小,均须以同祥的方法治理。法国于1789年首先实施,法国几千个城市均采用统一的城市政府组织。普鲁士于1808年采用统一管理。英国于1835年制定了城市法典,取消了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美国在1840年实行普通市规约制度,-方面禁止特别市规约制,一方面又扩大城市的职权范围。在城市权力的界限划定后,才谈得上具体的城市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体的城市治理问题出现了,人口拥挤、盗窃、贫富问题、娼妓泛滥等。尤其是传染病猖獗,1815年波斯尼亚鼠瘦爆发,19 世纪40年代中欧的马铃薯饥荒导致斑疹伤寒爆发,之后是通过公路、铁路交通遍布欧亚的亚细亚霍乱。科赫、巴斯德的科学研究作用固然大,但是公共卫生保障才是根本,19 世纪下半叶以提供洁净水和污水处理为标志的欧洲城市卫生革命遢制了瘟疫的蔓延。
   同期的中国,侵略以及内战并存,中央政府几乎处于濉瘓状态,城市大多以几乎完全自治或者租借地方式存在,就好像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模样。面临具体的城市治理问题,也就只能依靠洋人的方式或者中国的老办法来处理了。
——摘编自张慰慈《市政制度》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现代城市治理的特征并分析现代城市治理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