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专项—认识、理解、评析(3)经济生活

[复制链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从安吉余村、西溪湿地到秦岭,都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要成效的见证。
  材料一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来到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
  材料二15年后,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该村多年来践行“两山”思想、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世纪70年代,村里炸山开石矿,办水泥厂,环境污染严重,余村人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余村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从事旅游的村民从28人增加到近400人,实现了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转型,从一个污染村,完美蜕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两山大道”,有效地解决了天荒坪镇直入余村道路拥挤的现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为保障农产品出山,不断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设立“美丽E家”“邮掌柜”村级电商服务站,让游客放心购、轻松寄。余村的绿水青山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乡村善治之路。通过坚持生态文明与社会治理同步推进、美丽乡村与善治乡村一体建设,余村形成了一套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齐发展的治村之道。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1万元。从“矿山”到“青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的蝶变,成为“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大地生动写照。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有人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可兼得,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余村是如何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蝶变的。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5月13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攀升,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显著增长。2018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转化项数为11302项,同比增长6.7%。2018年现金和股权奖励科研人员6.8万人次。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高达67.6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股权奖励42.6亿元,同比增长75.8%。
  报告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问题等,还需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政策执行和专业服务能力,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有人认为,有了科学技术就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为我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合理性建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民生,党和政府始终记挂心头。
  医疗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持续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坚持稳健持续、防范风险,科学确定筹资水平,均衡各方缴费责任,加强统筹共济,确保基金可持续。坚持促进公平、筑牢底线,强化制度公平,逐步缩小待遇差距,增强对贫困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坚持治理创新、提质增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医保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社会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显现。
  今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灾因病因残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将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
1.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依据《意见》的基本原则,向政府提出发展医疗保障更好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政策建议。
2.有人认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因此,应通过社会保障使人民生活都富裕起来”。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将过去鲜为人知的高价抗癌救命药“格列宁”推到了人们眼前。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些抗癌特效药之所以保持在一个较奇的价位上,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这类药物在被研制出来之前通常都经历了很多年高强度的研发,研究经费高达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甚至更高,这些成本自然会在研制成功后的药品售价中予以体现和补偿。但是,高价之所以被称为“高价”,就在于它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的,甚至一些已经跻身富裕阶层的家庭也很难长期承受。所以,与特效药的高价并存的,便是无数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而且是肉体、精神与经济上的多重痛苦。对于患者的家庭而言,最大的痛苦不是明知亲人无药可救必然要离去,而是明明有药可救却因为经济原因而无能为力。
有网友认为,为挽救更多生命和家庭,必须强制药企降价。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之后,大部分省份公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投资力度,计划投资总额近50万亿元。全国各地城乡新基建正在全面展开。
部分省份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额(单位:万亿元)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作出正式的解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加大“新基建”投资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各地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有人据此认为:财政投入越多越能更好发挥财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