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月的三湘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郴州、长沙等地,深入农村、企业、产业园、学校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9月16日,习近平在湖南长沙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以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运用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的相关知识,阐释开门问策的依据。+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实行领导和管理的基本体系与制度,其实质在于明确管理者的权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几经变迁,逐步完善。 发展阶段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作用 1952-1984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事业领导权重心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地方政府则主要掌握学校设置与发展权 奠定了党和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导地位,保障和提升了教育事业发展宏观决策的效率与效能,在把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事业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5-2005 形成“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管理权由中央向地方转移,突出了县级行政部门举办区域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权力下放,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基础教育管理职能重心的定位更为适当,使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艰巨任务在短期内得以顺利完成 2006-2012 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职能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责权更为清晰,运行更为规范、协调、有序,对于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教育公平 2013至今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教育治理体系的建构: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 有利于提升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协调和处理好政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材料二 与我国不同,A国没有全国性的教育体系,其教育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联邦教育部主要通过立法明晰教育的发展战略,通过经费调拨干预教育,保证全体国民均有受教育的机会;各州教育厅负责本州的教育行政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立法、制定教学大纲和高中毕业标准,对公立教育机构进行鉴定、认可、制定教育预算;在州以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会,直接监督管理本辖区内的学校工作,对学校有较强的影响和干预能力;学校则享有独立决策、更大财政权和人事权,拥有对教师的考核和招聘权力,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体现出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从政治学角度分析,A国教育体制“分权管理”的主要依据。+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是两次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的问答实录: (2017年6月1日)问:据报道,美国参议员麦凯恩6月30日在悉尼发表演讲称,中国在南海军事化的行为如同“恶霸”,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地并将人工岛礁军事化,这显然违反国际法。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答: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有关立场一贯而清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自己领土上进行和平建设活动并部署必要防卫设施合法、合情、合理,恰恰是在行使国际法赋予的权利,与所谓“军事化”没有任何关系。究竟是谁在南海常年派舰机搞抵近侦察、挑战别国主权和安全,事实十分清楚。 (2017年6月15日)问: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外交部”6月14日称,中国大陆向台各个非“邦交国”施压,要求台驻外代表处“中华民国”和“台湾”等称谓必须更名为“台北”,其在一些国家代表处将被迫更名。中方对此能否证实?对此有何评论? (陆慷)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发展友好合作的前提和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对有关国家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问题表示高度肯定和赞赏。 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外交部发言人做出上述回应的依据。+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背景 :为了治理“大城市病”,北京市开展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少数市民由于时公共政策的不理解,产生了不满情绪。 选题 :北京卫视《向前一步》在首期节目“天坛的心愿”中,就直面“征收”这样的社会热点话题展开对话。 缘起 :当事人李先生所居住的天坛地区,从2015年就开始了简易楼腾退的利民工程。在大多数人眼里,老楼破旧不堪,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能够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搬到环境优美的新居,实在是一桩好事。但由于居民个人所住房屋的性质、情况不同,在搬迁问题上得到的补偿也就不一样。这样一来,“分配不均”就成为矛盾的焦点,这也是大多数群众面对此类问题时产生不满情绪的最大原因。 参加人员 :李先生、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专家沟通团及市民代表。 过程摘要 : 李先生:我家自建平房已30多年了,为何不按产权房安置补偿,拆迁补偿不公平,我不同意拆迁! 房屋征收办主任:按照《城市管理法》《土地法》《物权法》,房屋必须进行产权登记,然后才能拥有产权,根据评估公司核算产值进行补偿,李先生的自建房没有进行登记。 街道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地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坚决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平等公正地做好每一家的拆迁补偿。城市规划师:1998年,天坛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申遗承诺,天坛要在2030年以前达到世界遗产“完整性”要求,拆迁天坛周围的老旧民居,还天坛原貌,每一个市民应作出自己的贡献。 市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 :通过全面、深度的双向对话,经过善意引导、真诚沟通,节目最后达成了基于公共利益的共识,实现了向前一步的跨越。 1.请你站在市民的角度参与其中的对话,表明态度并写出政治学依据。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政府如何作为才能更好地实现“向前一步”的跨越。+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材料一 2019年3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要议程 设立议程的主要依据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审査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査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①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的议案 ②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③ 材料二 下塞湖位于南洞庭湖腹地,地跨湖南湘阴、沅江两地,东、南、北三面均为河道,涨水为湖、退水为洲,是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区。然而,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某些私营业主通过违规承包并非法修建矮围将下塞湖占为己有,从事非法捕捞养殖、盗采砂石等活动,严重影响行洪、破坏洞庭湖生态。据湖南省委通报,下塞湖矮围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除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履职不力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失职渎职,为违法行为提供帮助,充当“保护伞”。 1.请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在表格右列对应位置说明本次会议相应议程的设立依据。2.如果你是辖区内的一位人大代表,就下塞湖的治理与保护,你会如何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