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专项—原因、意义、影响(2)经济生活

[复制链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国家积极作为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材料一竞争中性原则强调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间的平等市场竞争地位,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消除国有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扭曲状态,实现市场配置资源。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竞争中性原则,完善市场竞争规则,着力消除妨害公平竞争的制度性障碍,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中国高端家电市场就是坚持竞争中性原则的一个缩影。海信、长虹等国企品牌,小米、苏宁等民企品牌,三星、索尼等外企品牌展开激烈角逐,在智能化、高颜值、健康环保等方面纷纷出招,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优惠促销此起彼伏。在激烈竞争中,消费者成为了最大受益者。
  材料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贸易缩减,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订单锐减、库存高企、资金链濒于断裂的“生死”考验。
  2020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外贸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将重点结合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需要,支持一批优质出口外销产品转为内销,与内贸企业同台竞技。由于国内外消费差异大、缺乏自有品牌、销售渠道单一等原因,大批外贸企业尽管具备技术、研发等优势,转内销依然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并分析市场竞争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的。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外贸企业应当如何实现出口转内销?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新基建”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某班同学以“我国如何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议题开展探究活动。请根据同学们搜集到的以下资料,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近年来,我国加快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实现高速光纤覆盖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但由于互联网连接不足等原因,非网民规模仍有5.41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62.8%。
  2019年底,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3,在305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中,数字化转型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6.1%,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
长沙、保定、重庆等地利用“智能交通引擎”优化城市交通治理;陕西汉中扶贫办工 作人员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从20万贫困家庭中准确识别最急需帮助的2000个家庭。
  我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进程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强调引导平台增强5G、人工智能、区块链、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
  2020年5月,“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你为我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三条建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正在稳步提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更深,面临的困难也更多。疫情导致中小企业的订单减少、开工延后、成本增加、资金紧张,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和供应链的双重压力,不少企业既想尽快复工减少损失,但是也担心疫情蔓延带来的风险,存在着“两难”的心理。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抗击疫情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为中小企业纾困,不仅是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必要之举,更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障。中小企业稳则就业稳、经济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帮扶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小企业复工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材料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无接触”经济的需求,直播带货、直播网课、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各行各业加速拥抱数字化,经济社会没因物理“隔离”而停摆,“新基建”提供的应用场景立下了汗马功劳。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主要“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新,“新基建”更加关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底层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智能设备的生产和应用,而传统基建主要依赖钢铁、水泥等;二是作用新,“新基建”不仅本身是新业态、新技术,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的收集、计算、模拟、反馈等创造出更多的新市场、新需求;三是模式新,“新基建”由市场主导,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金融手段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优化和改变以往传统基建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固有模式。
1.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新基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基建”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是化解疫情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新基建”的建设将推动互联网产业向各行业纵深发展,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生产体系和商业模式;随着“新基建”发展,通过数字化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促进居民消费,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可谓一举多得、正当其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