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2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①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活力及发展后劲
②保持货币供应适度增长→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升企业经济效率
③稳定增加政府投资→促进形成新的社会需求→促进国内市场做大做强
④政府增加社会保障预算→居民个人资产向储蓄存款倾斜→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重要资金来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化民生导向,把“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作为2020年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这一要求(   )
①尊重和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③体现了我国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④旨在通过维护公民权利来树立政府权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2月5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2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生态补偿的资金投入、协调机制、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等建言咨政。160多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表意见。这一协商座谈会的召开有利于(  )
①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的作用
②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③人民政协积极领导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人民政协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不同的地域、地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如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黄河中下游书写了人与环境斗争史上的精彩篇章,考古里更有引人入胜的“黄河故事”,例如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都和北宋东京城等都是镶嵌在古黄河沿岸的璀璨明珠。由此可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   )
①对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能够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③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④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李子柒是一名90后美食视频播主,她的视频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凭借浓郁的中国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外国人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和喜爱。这启示我们应(  )
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
②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提升文化生命力和竞争力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9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评选了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4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8人、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1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9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6人。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   )
①有助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②旨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③是为了倡导好风尚、弘扬正能量、促进全社会向上向善④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导向作用,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细胞内存在一种植物免疫关键因子,并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机制。这一发现将为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发展绿色农业提供科学支撑。材料表明(   )
①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客体的复杂性②意识能动性是认识和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条件③人能够设计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范围④认识和利用植物免疫规律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0月21日,英国《自然》杂志描述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增加可执行基因组编辑的类型。这项技术可以避免DNA双链断裂,原则上可以修正约89%的已知与疾病相关的人类遗传变异体。研究人员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新型基因组编辑方法,因此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来理解其效果,增强其功能。这说明(   )
①人类认识是无限的,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揭示自然规律是研发新技术的根本目的③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④此技术能使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②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面临电池续航力不足、充电难等问题,但在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相关政策鼓励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仍将是未来汽车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认识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矛盾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抓住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③要把握好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       B.②①       C.②④       D.③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下降8.4%,3月份仅同比下降1.1%,降幅较1至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网络教育、医疗健康等产业逆势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跨境投资、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大幅度减少。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暴跌13%至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而我国经济增速为1.2%,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少数正增长。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经历境内疫情的“一次冲击”后,正遭受境外疫情的“二次冲击”;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说明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必要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宪法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在民法典草案編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实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高空抛物坠物、性骚扰、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
“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论证此观点的合理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曾是孩童都会唱的歌谣。随着学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学生劳动意识日益淡薄。对此,有人认为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健体、润美,需吹响回归的号角;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劳动教育无所谓。
   劳动教育改革不仅要提出“理念”,还应有明晰的操作路径,打通了场地、课程、评价机制等劳动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不仅要传承“耕读传家久”的传统,还要有新时代的朝气和特色;不只是培养劳动技能,更要有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接班人。所以,一定要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人生价值观知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2.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青少年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