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 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以“嫦娥”命名登月探测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③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④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航天探索从来不是一片坦途。长征五号火箭第二次发射因火箭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工程全线科研人员大力协作,历经两年多艰苦攻关连续奋战,进行了大量地面试验,终于圆满完成了第二发失利故障归零的任务,并于2019年12月27日将火箭发射成功。这表明( ) ①人能够在实践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③相比于自在事物的联系,人可以根据意愿支配人为事物的联系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2018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其着陆方式与工作状态跟嫦娥三号有很大区别,性能上也有很大提升。此次任务的最大亮点是,中国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和空间科学的双重跨越和创新。材料表明( ) ①反映社会规律的真理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总是在不断修正错误中发现真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2月16日,我国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这说明( ) ①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一个由有限到无限的过程②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提髙实践活动水平③要尊重规律,使主观联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④人们可以利用条件,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完成对亚太地区的覆盖,将在2020年前后实现全球组网。据专业人士介绍,中国目前在轨运行卫星有110余颗,“卫星都是现成的,只要结合需求,就可以架设起‘天基丝路’”,为“一带一路”提供技术服务。这体现了( ) ①联系是指存在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②科学进步为人们改造事物固有的联系提供了可能③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现有的联系方式建立新的联系④基于整体的内部结构有序优化可以形成新的系统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2018年建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为全球提供服务。可精准至“厘米级”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北斗融合互联网催生出新业态,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技创新必须以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既有的成果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才有真正价值③要敢于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才能够实现科技创新④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天琴一号”是国家正式立项的第一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技术在轨验证。其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酝酿多年的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正式进入“太空试验”阶段。“天琴计划”具体为:部署3颗全同卫星,并在太空中建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引力波。这反映出( ) ①科学实验能够减少认识的反复,促进认识的发展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③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人预定轨道。失利后,研制团队认真反思总结,负重前行,突破了200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2万多次地面实验,终于迎来长征五号的“重生”。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把握事物运动规律②人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提高而发展③离开实践活动人们就不可能获得正确认识④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验证其是否具有真理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将全面完成。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地震预报、气象测报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定位服务。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理性的唯一标准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人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④部分的发展能带动整体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这不仅完美呈现了中国不断增长的空间技术实力,更表明中国在空间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意愿。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着陆器上有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辐射剂量探测仪和巡视器上有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此外,中继星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将保障嫦娥四号安全度过月夜。我国在南美建设的阿根廷深空站参加测控任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空间局测控站也将发挥支持保障作用。还有,哈工大环月微卫星“龙江二号”上的沙特微型成像相机已于2018年6月成功传回了地月合影。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多国参与嫦娥四号项目合作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3日,中囯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这不仅完美呈现了中国不断增长的空间技术实力,更表明中国在空间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意愿。 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着陆器上有徳囯研制的月表中子,辐射剂量探测仪和巡视器上有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此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将保障嫦娥四号安全度过月夜。我国在南美建设的阿根廷深空站参加测控任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空间局测控站也将发挥支持保障作用。还有,哈工大环月微卫星“龙江二号”上的沙特微型成像相机已于2018年6月成功传回了地月合影。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多国参与嫦娥四号项目合作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 材料一 我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实施阶段:“绕”为一期,研制和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落”为二期,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回”为三期,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2004年起,探月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反复试验,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圆满完成一期“绕月”使命;2010年,“嫦娥二号”作为“嫦娥三号”先导星,为“嫦娥三号”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并对预选落月区域进行了重点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完成了二期主任务;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接下来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2公斤月壤。 材料二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这次任务实现了多项创新,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我们要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弘扬科学精神,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坚持补齐短板、跟踪发展、超前布局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过程。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作用。 3.为激励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某学校拟举办“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请你拟定三条文化节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意义突出,每条限15字以内。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