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月球背面始终背对地球,会屏敝地球的无线电信号。我国科研人员根据导航相机拍摄的着陆周围信息,通过中继星发送了拍照指令,巡视器全景相机对着陆器进行成像,经过地面数据接收与处理,呈现出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互拍影像图,这也是世界首张月背影像图。这表明( ) ①现代科技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③科学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揭示和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④科学研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推动人类的认识无限接近真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科技大学“墨子号”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意识具有指导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③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思维正确认识存在④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远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的需求。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一年来,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取得新成果: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取得新成果,启示我们(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重大项目为主线③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社会变革的先导④重视科技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共同研制的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卫星准确对接,并成功进行了密钥试验。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量子密钥来保护其重要信息。我国在量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突破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能够把握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②科技创新是为了正确把握事物运动规律③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来检验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1月15日,“人民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主要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十万年前后北斗七星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 ) ①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④人们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6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之间的新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一直随着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 ③应当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能够在月球背面着陆,关键在于科学家提前把“鹊桥”号中继卫星放在了地球和月球连线外侧“拉格朗日点”上。有了这颗卫星做通讯保障,探测器才敢在月球背面着陆,这也是人类首次。这说明( ) ①科学探索按照人的需要逐步推进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导事物的发展方向③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能够决定整体功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两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先后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导航卫星。从艰难起步到全球组网,25年来,北斗团队深耕天际,实现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撑起国人脊梁,服务国计民生。 20世纪90年代,北斗导航工程立项启动不久,就面临着北斗工程的核心技术问题——信号“快捕精跟”的瓶颈突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北斗团队将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卫星信号处理领域,提出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一崭新的技术路线。经过几次仿真试验取得理想效果后,他们又提出了崭新的技术路线方案。之后他们开始了在实验室里每天加班到深夜的生活,这里就成了他们全天候、全时段坚守的攻关阵地,整日在设备与测试台之间转来转去。饿了就泡包方便面,或煮上一锅速冻饺子;累得眼皮子都撑不开时,就泡上一杯浓咖啡提提神,直到实在坚持不住时,才打开行军床,不是在实验场上忙碌,就是在路上奔波,他们每天几乎都要工作二十个小时左右。1998年5月,他们终于等来苦尽甘来的日子:测试得到的第一批“快捕精跟”数据,效果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期望值。 北斗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北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北斗团队是如何追求真理的。 3.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结合材料,就如何培养青年的担当精神提两条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