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年时政专题精粹(三)北斗导航卫星(2)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3月10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资料显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第1次发射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从第100次发射到第200次发射用了7年,从第200次发射到第300次发射仅用4年多时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推动人们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③人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形成的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蔚保国扎根北斗科研一线20多年,经历了北斗工程全过程,提出了“数字多波束多星测控技术体制”,解决了困扰我国航天领域的多星测控难题,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蔚保国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一个人奉献社会旨在彰显自我价值②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创造性思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人既是价值创造者也是价值享受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9年9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于北斗工程指挥部精准组织指挥、严格质量管控、科学调配力量,全体北斗人员加班加点,最终实现了任务过程和结果“双圆满”。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C.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D.实现既定目标,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在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上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 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主要说明(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③事物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前进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宣布,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完成了基本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正式迈向全球时代。这说明(   )
①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建成离不开认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②探索世界的科学实验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活动③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建成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④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建成表明人类已经进入了自由王国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3月10日,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300次发射。由此可见(   )
A.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D.计划先于行动,认识先于实践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2018年建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为全球提供服务。可精准至“厘米级”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北斗融合互联网催生出新业态,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技创新必须以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既有的成果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才有真正价值③要敢于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才能够实现科技创新④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300次发射。由此可见(   )
A.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D.计划先于行动,认识先于实践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是承载中华民族对浩瀚宇宙向往的“梦想之箭”,也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
中国航天的发展之路是一条不断突破封锁、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之路。走好这条路,要用中国精神凝魂聚力,激发中国力量。航天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事业,航天人员是仰望星空的追梦人。他们坚定报国志向,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他们攻坚克难,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他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凝聚成强大合力。他们是中国精神的集中缩影,是时代发展的楷模。
材料二
2016年11月3日,长五运载火箭成功奔向太空,中国人从此有了大火箭。
2017年7月2日,长五遥二运载火箭再次出征,却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利。
历经3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和归零试验,长五人对火箭发动机进行了第一次改进,但在随后的试车中又一次出现故障。他们没有灰心,继续负重前行,然而再次试车中却发现发动机“异常震动频率”。归零回到了“原点”。长五人又一次“磨箭”-一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发动机进行改进。这一次,通过改进设计方案,原有的故障彻底消失了。长五复飞终见曙光。
同时,长五也在不断地进化和迭代。在遥二火箭的基础上,长五人进行了200余项技术改进,其中有9项比较重大的技术改进。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腾空而起,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1.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长五人为什么能取得长五遥三运载火箭的发射胜利。
3.中国精神内涵深刻,意义深远。试列举中国精神的三种具体表现,并指出其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