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类掌握了磨制、钻孔等更为高明的加工技术,甚至出现了更为复杂的专门用于战争的兵器。下图展示的这一时期的石器、骨器做工细致而精美,甚至可与现代的一些石器相媲美。材料说明(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来的社会分工和交换的不断发展逐步完成的。下列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的是(  )
A.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                 B.牲畜开始归家庭私有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
①封建主义政权的瓦解②少数人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货币财富的积累③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④大量有人身自由却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存在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
①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②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③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④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  )
①看不到阶级之间的对立②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③认识不到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④不能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产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_________为目标。(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入世贸组织
D.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  )
A.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迎来三个“伟大飞跃”,它们是(  )
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③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跟跑、并跑到领跑④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哪一路线的内容(  )
A.经济恢复时期总路线                 B.过渡时期总路线
C.经济调整时期总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大事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__________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九大                         D.十九届三中全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____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
A.唯一性     B.基础性     C.主导性     D.决定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们常说,做人要不忘初心。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______。(   )
A.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B.实现共产主义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主要是要解决_______问题。(  )
A.怎样取得革命的胜利
B.中国发展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③中国建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以人为本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  )
①我国未来对社会发展会更加重视②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③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④我国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①“八个明确”②“十四个坚持”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的十九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根据战略安排。到________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A.本世纪中叶                     B.2035年
C.建党100年                     D.新中国成立100年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回望历史,我们所走过的是一条沧桑曲折而又充满活力的伟大道路。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必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道路的每一步开拓,都是基于国情的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深刻作答一个个时代课题中,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畅通,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在创新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迈入新境界。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近14亿中国人民正在沿着这条道路阔步向前,必将铸就新时代中国的更大辉煌。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2018年珠港澳大桥正式通车;2019年“复兴号”动车在世界首次实现350公里自动驾驶;2019年9月25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到2018年底,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近30人摘掉贫困帽子,被世界银行称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最好的教科书”。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息息相通。
新时代,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回答:我们的制度为何最有理由自信?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创新、开拓前行,不断迈向“中国之治”更高境界。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之治”奠定制度基石。
从“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义务教育制度,到“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的收入分配制度,再到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度蕴含着暖心的温度。
世界银行新近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首次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40。“软实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制度安排落地生根。
洞察时与势,融通“制”与“治”,深刻把握发展的“变”与“不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结合材料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分析我们如何不断迈向“中国之治”更高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