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消费”成为当前消费发展的新动力。 材料 下表为2002-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年份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67 1834 47 2010 11759 8697 591 3587 2829 75 2017 21810 15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 :①2007年,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5.5%。 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30%以上。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哪些信息?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近6年来某省的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图:(单位:%)
年区域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37.9 37.7 37.1 36.8 36.1 35.6 农村居民 46.2 45.6 45.2 44.9 44.8 41.1
注:联合国20世纪70年代提出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50%~59%为温饱型;40%~49%为小康水平;30%~39%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1.运用“消费结构”有关知识回答,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关知识回答,该省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注: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社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初次分配是主要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由政府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形式进行,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如学校)的需要、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等。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领域。 1.概括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 2.如何有效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S省2014-2017年居民收入情况表
时间 基尼系数 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2014 0.478 6958 22365 2015 0.476 7926 24520 2016 0.472 8566 26378 2017 0.469 9873 28869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S省2014-2017年居民收入情况表
时间 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2014 6958 22365 2015 7926 24520 2016 8566 26378 2017 9873 28869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解决材料二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它们的基本分歧是什么? 2.甲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些形态?如何评价它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因而他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 材料二 据《坛经》记载,神宗五祖要选拔接班人,就命弟子们每个人做一首诗,以考查对佛家教义的理解。神秀写下了这样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当时有一个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很不满意,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认为,世界上本来什么也没有,所以也没有什么尘埃。神宗五祖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于是把衣钵传给了他。这个和尚就是神宗六祖:慧能和尚。 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