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海南省东方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物质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     B.实践性     C.规律性     D.客观实在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质”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水是万物的本质”,“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  )
A.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否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物质的根本属性是_____,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按照序号正确填充在横线上的是(  ) ①运动②客观性③客观实在性④能动性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④     D.③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十一”期间,上海公安局利用大数据分析,首次探索采用手机基站、Wi—Fi嗅探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客流实时统计和预警,并根据客流增减采取相应管控措施。这一做法(  )
A.肯定物质决定意识                B.肯定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中国与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②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③静止是意识的产物,并不存在④物质与运动是可以分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需要(  )
①与时俱进,不断推翻原有的理论②解放思想,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④反对改造自然的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观点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B.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C.物质可以离开运动而存在
D.没有无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以下观点与这一说法相近的是(  )
A.野马飘鼓而不动                   B.刻舟求剑
C.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D.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不在生长;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
A.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B.认为运动是相对的
C.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认识到静止是永恒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的哲理是(  )
A.规律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多变性
B.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C.人们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D.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1月4日至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北京市6日达到严重污染。雾霾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制止规律发挥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开天辟地→岩石风化→葵花向阳→老马识途→审时度势”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物质决定于意识
C.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器官
D.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2月22目央视《机智过人》节目中,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啄医生“单挑15名来自全国三甲医院的有着丰富闻片经验的主任医师,最后以“啄医生”对30套肺片精准检测完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已经具有了意识活动的能力②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完全代替医师诊断③人工智能诊断基于大数据故偏差更小④技术成熟的人工智能可改善人的生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种感受说明( )
A.客观事物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D.真理是具体的,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两颗新脉冲星,一颗距离地球16000光年,另一颗为4100光年。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这表明(  )
A.意识是主观存在的客观映象
B.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
C.客观物质世界是理念的外在表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科学家发现,如果你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无论是拥有一个贴心的伴侣,拥有一定的成就,还是自己还活着这个事实本身,这种感激之情都可以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压,令整个身体的康复速度加快。由此可见(  )
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客观对象
D.意识能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  )
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
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物质决定意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20多年来,北斗人凭借自信、创新、拼搏,终于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体现了(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克服一切障碍
B.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
D.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加强顶层设计,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在于(  )
A.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B.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C.创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D.认识到了事物运动的条件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事就一定能成功
C.物质与意识是相辅相成的
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和发展③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A.实践具有能动性                  B.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它们(  )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不具备共同属性和特征
C.都具有直接现实性                 D.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数百人伤亡,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仍然是很难完成之事。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③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④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
A.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有用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
C.是错误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
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求同存异。”该观点(  )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没有道理,要坚持自己认定的真理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7月26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新发现,他们利用VLT望远镜观测到一颗恒星的光在通过一个巨大黑洞附近时出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测的那种弯曲,首次证明了相对论在超质量黑洞强引力场下的有效性。这表明(  )
①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的实际意义在于服务认识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美国“好奇”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车的探测,太空越来越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两会“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就民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予以回应。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直播视频,引发众多网友对于“学生减负”话题的讨论。不同群体诉求反差很大,这其中的原因是(  )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产生不同认识
B.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同
C.在客观事物面前,真理只有一个
D.人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般而言,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在特殊条件下这个定理并不成立:在球形凹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可见(  )
A.世界上没有真理
B.所有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不需要检验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通常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被视为能让人恢复精力的休闲方式。但某项研究发现,压力过大的人从事这些休闲活动不仅无法感到轻松,甚至还会感到内疚和失败。该研究说明(  )
A.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B.真理因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被推翻
C.认识指导实践所带来的结果不可预测
D.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多年的桥梁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港珠澳大桥涵盖了公路、桥梁、隧道以及人工岛等多项不同领域工程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技术的超级集合体,很多关键技术和施工方法在世界上没有经验可循。大桥线路需经过伶仃洋航道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一方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和航班降落限高需求,还要满足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使用寿命120年的要求。一系列技术难题倒逼建设者不断创新,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400多项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创造了大桥防风防腐防震技术、世界最大钢箱梁和桥塔的制造安装、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等7项世界记录,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和检测,2018年10月24日,大桥正式通车。
结合材料,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维亚,再一次登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时,国人沸腾了!在感觉扬眉吐气的时候,我们便自然而然想到了曾经是时代主旋律的“女排精神”。然而,女排主教练郎平的心湖却平静得很,对“女排精神”这个话题,她回答:“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一方面,女排在训练中以自己的毅力和意志,苦练、巧练、实练,提升自身的技术与实力;另一方面,在逆境中保持冷静、从容、坚定、自信,所以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能脱颖而出成为强者。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