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衡水名师原创政治专题卷: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必须加强科学的调控,反对“越位”“缺位”“错位”的行为。下面从哲学角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越位”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表现
B.“缺位”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C.“错位”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缺位”否认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某研究小组曾经做到过让一束光停留了16秒。时隔半年,德国某研究小组让光在一种不透明晶体中静止了60秒。整个操作可设想为:打开门,让一束光进入暗室,然后关上门,一分钟后再打开,让光出去。暗室就是这种不透明晶体,它拥有一种特性--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这让它在一束特定频率的控制激光下能够变得透明,相当于暗室的门打开了。但这20秒,已经称得上是研制量子中继器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了。这一科技成果佐证了(  )
①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②意识活动的主动选择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③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④事物的变化总是前进的、上升的,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被智能手机包围的“现代化办公”,不仅没有想象的便利,反倒徒增烦恼和负担:综治网APP、统计员APP、纪检干部APP…还有那些永远看不过来的微信工作群。这表明(   )
①新事物要战胜旧事物是不可能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④根据需要能建立起有利的联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中学生在验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时,由于客观条件影响,出现两球不同时着地现象。据此该学生认为,不能以某一次具体实践结果检验认识的正确性。支持该学生观点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③实践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发展的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三方积极响应,提出要冲破种好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想观念的障碍,探索出一条高效率跨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这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给敢担当、善创新、不谋私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打消顾虑、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形成凝聚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这说明(  )
①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反复性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③人们在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④何事物都有两点即优点和缺点,要辩证地看待事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抗日战争是以八年算还是以十四年算,一直以来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2011年,《人民日报》提出了“十四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7年,教育部要求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这一修改说明(  )
①历史教材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③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④认识活动就是自我否定的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查得?费曼率先提出利用微型机器人治病的设想。比如在人血中放人纳米巡航工具,它能自动寻找沉积于静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并将其一一分解。如今,科学家根据分子病理学原理研制出各式可进入人体微观世界行走的纳米机器人,应用于临床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等。纳米机器人在医学研究领域由设想到应用佐证了(  )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④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可主导微观等领域的研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以“悟空”为名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目前在粒子的电荷测量、能量测量、方向测量、粒子鉴别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现在还不能肯定已经找到暗物质。这说明(  )
①“悟空”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无法认识的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暗物质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④对暗物质的认识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仅为1723万,较2016年减少63万。而60岁以上人口达2.4亿(老龄化率17.26%),劳动力平均年龄高达37岁。如今,00后(1.6亿)比80后(2.47亿)足足少了8700万人。在一些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竟长期低于全国,特定年份竟跌到负数。北京、上海、天津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首次“双降”。
2018年伊始,中国各大城市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大事--抢人。A市放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的豪言,开出“猛药”:零门槛落户(40岁以下大专、本科全要,硕博不限年龄都收);年薪给保底(专科4万、本科5万、硕士6万、博士8万);住房加保障(大学生买房、租房全8折)。B市一气推出“人才新政12条”:面试给补贴(1000块),求职免费住(7天),本科就落户……所有城市都急了:再不动手,人要被抢光。一场波澜壮阔的“抢人大战”骤然爆发。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各地应如何理性参与“抢人大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