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东省日照莒县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十月月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8月27日,台风“帕卡”在广东台山东南部沿海登陆。对于这次台风,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准确的预报。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是(   )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6周年。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说明(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③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世界时代潮流。中国必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①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其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受人的影响,是客观的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我们只要尊重规律就一定能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2月2日,“智能驾驶公交车”在深圳开始试运行。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有人预言,未来30年内,包括大巴司机在内的许多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对人工智能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它不是人脑,但胜过人脑②从性质上看,它所进行的意识活动具有创新性③从功能上看,它具有人类所不具有的许多优点和长处④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漫画《黑与白》告诉我们,认识事物时(  )B.端正立场和立足点
C.要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地域广裹,树木参天。清朝后期由于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两代塞罕坝人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艰苦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威绿洲的绿色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塞罕坝的历史变迁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73周年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奋起抵御外侮,为赢得民族的独立尊严奠定重要基础的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战。从1931年“9·18”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整整14年间中华民族亿万优秀儿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牢记历史,怀念先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甸甸的血泪史,然而近年来,某些抗战剧的创作出现了怪现象:创作者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便开始艺术创作,作品存在失实与讹误;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任意篡改和戏说历史,“徒手撕鬼子”的雷人剧情充斥其中;创作者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忽略了艺术创作自身的特殊规律,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经典作品。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抗战剧创作者应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总规矩,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党章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一大制定了党纲,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党的三大至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先后完成了17次党章修改。在96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改革发展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新的特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有利于更好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指导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修改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