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王健林说:“有自己的目标比如想做首富是对的,但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敢去做,坚持到底。”
这种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形谢神灭;理主动静”与“沧海桑田;断章取义”反映了哲学史上存在着的“两对对子”。
这“两个对子”分别指的是(  )
①唯物主,形而上学②唯物主义,唯心主义③辩证法,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形而上学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2月5日,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署在对塞罕坝的评价中写道:“塞罕坝林场,因过度采伐,20世纪50年代土地贫瘠,使得北边沙漠的沙尘涌入北京。1962年,成百上千的务林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造林。三代务林人连续奋斗,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塞罕坝的事例说明(   )
①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战胜大自然    ②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在和谐统一中共同发展③改造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重视量变,积极实践,可以使自然造福人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运动,马克思有精辟的论述:“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辞职情怀叫“世界那么大”。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
这反映了(  )
A.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
D.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这是因为(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A.强调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看到了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C.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D.认为学习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重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进行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从认识论角度看(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美国科学家通过计算机将74207281个2相乘再减去1,验证出这个数字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任何正整数整除,这是已经运营了20年的志牒项目“互联网梅森质数大搜索(GIMPS)”发现的第15个质数。
这一发现表明(   )
①认识的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②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③认识没有终点                       ④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  )
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
回答1-2题。1.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微信朋友圈中时常见到一些诸如“每天一勺xx汁,一个月打通血栓”“xx的果核不能吃,吃了可能致命”之类的无厘头“健康流言”。从哲学上看,这些“健康流言”违背了(   )
A.发展的曲折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世界的物质性
2.牙齿不好,会导致咀嚼困难,吃饭不香,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这一现象说明(   )
①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性联系②任何两个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③部分的功能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④人体器官的联系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
从哲学上看,这一宣传标语强调了(   )
A.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C.关键部分往往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翻过的每一座山峦都能让你看到更广阔的风景,斩开的每一片荆棘都会将你引向无价的宝藏。流过的汗水正衬托奋进的面庞,泥泞的路终将盛开繁花。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良好生活习惯是每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提出:生活从必要的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小处抓起。
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不见高山,不见平川                   ④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
从2014年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雾和霾双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导致这样的极端天气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安徽省相关部门启动《安徽省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对于未来如何减少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专家建议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全民参与的绿色出行。
请你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1928年,弗莱明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2009年全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而输液量最大的就是抗生素。我国人均消费抗生素是美国的10倍!令人触目惊心的还有如下数据:中国每年均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死亡占40%。大量输液导致的另一大恶果,那就是新抗生素研发速度赶不上耐药性细菌出现的速度。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已经给人类敲响警钟,“将来人类无抗生素可用”也许不是危言耸听。专家呼吁:不要把抗生素看成灵丹妙药,要慎用抗生素。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将继续深化。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必须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要求必须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要求做好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等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简要分析“注重系统综合改革”这一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