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广西省全州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
A.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C.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创造的所有活动及其产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去年开始,我国在全国“两会”开闭幕式上,将“奏国歌”程序改为“唱国歌”。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更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这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  )
A.决定着社会发展
B.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这表现在(  )
A.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方向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①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民族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汇总
C.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D.民族特征越明显的文化越是先进的文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这表明文化对人具有(  )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积极促进作用
C.深远持久的影响                      D.消极阻碍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化传播的高度和深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涌入中国,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
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A.欢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B.防止外域文化冲击中华文化的传统
C.文化传播有其自身规律,不用加以干涉
D.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动学习先进文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由此可见(  )
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善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人文素质
D.文化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要保证文化创新沿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回答1~2题。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在于(  )
A.前者拒绝创新,后者拒绝交流
B.前者拒绝交流,后者拒绝创新
C.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不尊重文化多样性
D.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
A.任何文化的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  )
A.传统习俗     B.传统文艺     C.传统建筑     D.传统思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一位艺术家说过:“艺术是喜新厌旧的,任何重复必然会使人产生疲倦”。
这句话对艺术工作者的启示是(  )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旧的文化形式
C.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D.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避免出现任何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自2004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春节文化在世界传播(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这在世代相传中基本不变。
这说明传统文化(  )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是凝固不变的④是不会消失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海洋文化是福建文化最大的特色。在漫漫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福建曾蕴育出昙石山文化、海丝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等一大批底蕴厚重的海洋文化类型,形成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体系。进入新世纪,海洋文化事业日趋繁荣。
这说明(  )
A.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B.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量子通信技术领先世界,超级计算机在国际上连年夺冠,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天眼”投入运行,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等令国人振奋。
我国科技近几年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是因为(  )
①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②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需要③科学家的爱国、强国信念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④经济科技的发展为科研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技术手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自己已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
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③先进健康文化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2月16日,是中国的农历“狗年”春节,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狗文化”,深受百姓喜爱。
这说明(  )
①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②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3月12日(农历正月15),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下列对民族节日认识正确的是(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③优秀的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给予经济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3月29日中新网报道,“国际钢琴家”“联合攻国和平大使”等等,顶着众多头衔的朗朗,又多了一个新的头衔:中国大运河—杭州形象大使。3月29日,朗朗在浙江杭州市举行的“中国大运河杭州形象大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借助“联合国和平大使”这一身份优势,向世界展示杭州,帮助运河文化走向国际。
推动“运河文化”等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是因为(  )
①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各国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是国内首批、国际首次推出的国家精品慕课,助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变轨超车”。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中国慕课发展已跑在世界前列。慕课的出现及发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
①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在《经典詠流传》的舞台重新喚醒。孩子們最朴质无华的天籟之声,让亿万中国人都在這一刻被感动。
这表明(  )
A.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決定作用于
B.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主动的
C.优秀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D.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十九大,新時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2017年的流行语,你都了解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
这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2年12月13日,2017年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在此次文化产业招商投资洽谈会上,成功签约20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金额3497亿元。
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D.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于物质载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
B.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C.对于文化素养,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D.文化素养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出來的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年来,某省、省政府像抓经济一样抓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比翼齐飞的格局。连续5年,该省文化产业保持30%以上的增幅,已成为该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上述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2.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简要列举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

※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们的影响。
请回答: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分别是什么?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
2018年3月15日,四川省中医药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要努力在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见成效、上台阶,推动四川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会议对2018年该省中医药工作作出安排都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见成效、上台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
   二要努力在完善治理体系上见成效、上台阶,大力推进中医药法和中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落地落实。
   三要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见成效、上台阶,推进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要努力在产业发展上见成效、上台阶,持续加大中医药助力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五要努力在传承创新上见成效、上台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六要努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见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说明推动中医药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2.我们应当怎样推动中医药的创新性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