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文综试卷 政治部分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这段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进行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进行补贴。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新能源补贴标准的降低给传统能源汽车带来的影响是(P表示传统能源汽车价格,Q表示传统能源汽车供求量)(  )
A.B.C.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际公共产品是一种能使不同地区的许多国家乃至所有国家受益的公共产品,它是公共产品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的引申和拓展,因此也必然具有公共品的基本特性,即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下列属于中国为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有(  )
①蕴含各国发展可借鉴的制度和发展理念②“一带一路”一系列重点项目和经济走廊建设③作为出口大国,为世界提供的物美价廉的商品④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建设的跨国企业及其产品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以来,特别是全省第三次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后,H省各级政协组织整合资源、汇集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主动融入,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政协力量”。
下列体现“政协力量”的是(  )
①针对边远山区村民饮水难问题,划拨财政资金②走进贫困户家庭和脱贫户,检查建档立卡情况③就贫困群众的医疗报销事宜,质问当地卫生局④深入革命老区调研,给政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①明确了工作的重心,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界定了事物的性质,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③尊重了客观条件性,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
④认识到问题特殊性,出台统一的方法措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材料一
相对于“渐进性技术”而言的颠覆性技术是创新的“顶峰”。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整体或根本性替代效果的技术,可能是全新技术,也可能是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应用。比较直观的例子是数字技术对以柯达为代表的胶卷企业的冲击。近年来,颠覆性技术创新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高度关注,重要原因是它容易造成技术突袭,改变游戏规则,为实现弯道超车带来机遇。美国人非埃隆·马斯克是当今时代以颠覆性技术取得创新成功的典型。他先后涉足互联网支付Palpay项目、用于未来太空旅行及星际移民的SpaceX火箭、颠覆传统燃油汽车的特斯拉(Tesla)电动车以及可能成为人类第五种出行方式的“超回路列车”……
  材料二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然而,颠覆性创新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原创性,需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新假说并加以验证。它并不常见,一旦出现,有时也会遭受常人不予理解的冷漠。颠覆性创新注定是一段艰苦且终点未卜的旅途。这不仅要对科学充满热情,还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超凡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也需要良好的机遇。它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追寻。有人说,颠覆性创新就是一个“坑”。随着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以及科技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必定会敢于跳坑,勇于跳坑,并最终成功跳出这个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并就政府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出至少两条政策建议。2.结合材料二,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谈谈你对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认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2.请就我们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