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②2017年7月11日,2017年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周在抚州举行 ③2017年7月21日,2017年金砖国家运动会在广州闭幕 ④2017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阅读日,也是中国开展全民阅读的第11个年头。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拓展,阅读能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说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乡村大舞台》是普通百姓的舞台。老百姓将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目,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美好的精神享受。 这说明( ) ①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们创造文化、发展文化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谚云:“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瓮”“立了冬,耧再摇,种一葫芦打两瓢”。这都是人们对农业活动的总结,对指导农业生产很有作用。 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C.文化现象伴随人类始终 D.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可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 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大妈”“女汉子”“土豪”等流行词的背后都有一类人、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 这表明( ) A.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C.网络文化呈现出庸俗化倾向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强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等,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 这表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越高 D.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关于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有专家认为,“崛起”包含“复兴”,“复兴”才能“崛起”。物质丰富称之为“富”,精神丰富才称之为“强”,国家要想“富而强”。实现崛起,文化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这一观点反映出( ) A.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和政治的作用在不断下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文化是“软实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提升“硬实力”,也离不开挖掘和培育“软实力”。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 这是因为( ) A.我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同等重要 B.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C.文化"软实力"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 D.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浙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最为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全省拥有24万多家网站、3300万多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拥有阿里巴巴等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推动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这些都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新翅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浙江省互联网经济实现再次腾飞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文化传播的力量对比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拥有大量的现代化传播工具,控制着强大的信息传播网,垄断着国际舆论和新闻发布渠道,向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德国记者约瑟夫·乔菲甚至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散射,类似于罗马帝国时代,但更具有新奇性……美国的软实力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材料二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1.上述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