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8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综合训练(1)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7月27日,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8月20日,科学家们宣布发现了一个银河系周边迄今已知最暗弱的星系,它仅仅包含大约1000颗古老的恒星,游荡在银河系附近的幽暗空间中。
上述发现再次印证了(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得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
“大脑越用越灵”事实表明(  )
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撸起袖子加油干”,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
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这是基于(  )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曾经是茫茫荒原,林场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林场人用行动说明(  )
A.规律并不是客观的和永恒不变的
B.应根据人们的需要认识利用规律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事成功的前提
D.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东经103.8)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公里。截至8月11日21时,此次地震共造成24人死亡、493人受伤(其中重伤45人)。
这说明(  )
A.世界处于绝对运动之中,自然界的运动无规律可循
B.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这说明(  )
①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②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这是因为(  )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具有能动性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②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提出疑问,激励着几代科学家不断研究验证。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②理论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有关量子纠缠认识的目的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断深化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最近一段时间,有少数制氧机厂商为了推销产品,对外宣称,正常人多吸氧也能保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制氧机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处方每日使用的时间和流速来使用,从而降低适应症选择不当带来的风险,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材料表明(  )
①已知认识是真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②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受制于主客观条件③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④对既有认识的质疑能够直接推动认识的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辽宁省将迎来新一轮高考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改革经历了——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这体现了(  )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