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 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________作用( ) A.促进社会公平 B.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D.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财政收入包括( )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13年7月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我国6180.1万人次受灾,为此,中央和地方财政调拨专项资金用于救灾安置。 这表明国家财政( ) A.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集中的社会财富越多越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1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支持各地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08亿元,有1.67亿人次受灾群众得到了政府的及时救助。 从具体用途看,这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债务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是( ) A.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D.税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 这说明( ) A.税收具有固定性 B.税收是随时变化的 C.税收具有强制性 D.税收具有无偿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能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的是( )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 D.印花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税收三个特征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税收三个特征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B.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C.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D.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张某通过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这种行为属于( )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________直接决定的( ) A.基本经济制度 B.根本政治制度 C.共同富裕原则 D.生产力的状况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我国的经济制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根据政府预算报告,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139530亿元,这也意味着我国财政收入将步入人均“万元”时代。 我国财政收入显著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保持了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税收征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征税力度 C.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明显增强 D.国家制定了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财政收入问题上,我们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增加财政收入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C.国家的分配政策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D.合理的分配政策不能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用( ) A.紧缩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B.增加税收,刺激经济增长 C.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D.抑制社会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所谓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 A.财政收入完全等于支出 B.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C.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D.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________,依法无偿取得________的基本形式。( ) A.经济权力 财政收入 B.政治权力 财政收入 C.政治权力 国民收入 D.法律权力 财政收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我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调整税率。 由此可以看出的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相对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您要发票吗?如果不要发票,我们可以免费提供饮料!”王老师和朋友在一家饭店吃饭时,服务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饭店的行为( ) A.尊重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B.属于骗税行为 C.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D.属于偷税行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 ) A.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 B.个体劳动者获得的收入 C.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票分红 D.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获得的收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对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B.效率是提高公平的保证 C.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实现同步富裕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是一致的,不存在矛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8%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而每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却不断变化,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好字优先”到“保增长”,再到“好字当头”, 这表明( ) A.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每年变化一次 B.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可超过8% C.宏观调控政策要根据客观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D.宏观调控的唯一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下列哪些经济现象体现这一目标( ) ①工业化基本实现②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③生态环境良好④居民收入相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表示,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 这体现了( ) ①我国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②社会主义的本质③国家注重宏观调控的方向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国家发改委强调要大力宣传节能的重要性、艰巨性,动员全民的力量参与节能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积极倡导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这样做有利于( ) ①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③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这一数据是2.56倍,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降至1.82倍。20世纪9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二者之比为3.03倍。 材料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实现社会公平有什么意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近年来,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问: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实施“菜篮子”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正确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08年广东省生产总值超过3万多亿元,居全国第一位。GDP总量稳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投资翻了七番半,能源消费翻了三番多,环境污染与经济同步翻番。 材料二:材料打开广东版图,一只“雄鹰”展翅眼前。东边的汕头、潮州,西部的湛江.茂名,如鹰之两翼;广州、深圳以及东莞、中山、佛山、珠海等城市集合成鹰首。但是,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人口和面积均占全省70﹪以上,GDP却不到全省总量的18﹪;“鹰首”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不到全省人口的30﹪,创造的财富却占到全省的80﹪以上。 材料三:广东省相对贫困和没有稳定脱贫的人口还有411万多,占农村人口的8.5﹪。这些贫困人口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6年2.56:1扩大为2004年的3.06:1。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具有什么特征?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广东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3.联系上述材料,就“如何实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向政府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