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2月7日,四位赴意大利旅游的中国大妈蹲在奥特莱斯古琦(GUCCI)精品店门前石凳边,其中,一位大妈站在石柱旁,洋洋自得的吃起了中国方便面。照片传到网络后,引起了网民的一片争议。其中不乏有对中国大妈的理解,更多的则是对中国大妈的指责,认为中国大妈的行为有损于中国人的形象。
如果你理解支持中国大妈的行为,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你支持的理由(  )
①文化影响,博大精深②文化平等,相互借鉴③文化多元,以我为主④文化多样,理解尊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3月,中英两国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的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
从中可以看出(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③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④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交流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下列对这种影响传导顺序表述合理的是(  )
①经济合作加强,商贸人员往来频繁②民心相通、贸易畅通、互利互赢③人文、教育、文化交流密切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3月9日,“中国少数民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文献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14个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等文献300余种,以及相关音像视频,供广大观众参观、欣赏、阅读。
举办此次展览有利于(  )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文化创新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生存发展③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推动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龙泉青瓷,以釉色、釉面开片和造型取胜的审美追求,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在继承青瓷传统静雅之美的基础上,借鉴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形式,开创了器形小巧的端庄大气之风,备受市场青睐。
这说明(  )
①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②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③艺术创作应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作的根基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礼记·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古代社会里,语言不通严重地妨碍着人际交往,汉字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各地区的人相互交流,读书学习,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文化体系、统一的国家观念,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屹立不倒。
可见,汉字(  )
①文化内涵丰富,独具中国特色②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③传承中华文化,凝聚强大力量④促进文化传播,增强价值认同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
这启示我们,搞文艺创作应该(  )
①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③体现主流价值与艺术创新的统一④立足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该通知指出,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等,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广电总局这一做法(  )
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②是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净化语言环境的具体措施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权益④是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①将引领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
②将引领社会思潮
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④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是中国通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关键一年,中华文化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国际文化市场,让全世界朋友感受到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要走进国际文化市场,要求(  )
①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②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③坚持一律平等原则,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④文化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出文化精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除了“不忘初心”,同样备受瞩目的一个词是:文化自信。这也是一个半月以来,习近平至少第三次提“文化自信”。足见这4个字在他心中的分量。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
据此回答1~2题。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种文化自信源于(  )
①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拥有长久的生命力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中国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对文化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文化自信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③文化自信决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④文化自信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抗日战争是以8年算,还是以14年算?一直以来,这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2011年,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时,《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可见,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话语转换,而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李宗远说,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张玉来说,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张玉来认为,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