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十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流行语,浓缩了我国政策的变迁与百姓的喜怒哀乐,它们或转瞬间即逝,或经久流传,或潜入一个国家的肌理,成为社会发展的体征。
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所特有的
②一定的文化反映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
③文化影响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④文化随社会实践发展而变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
这表明( )
A.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B.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重阳节吃重阳糕。重阳节食“糕”,是对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重阳糕各地无固定品种。南方的重阳糕一般以米粉来做,糯米粉为主,加水搓揉后放入食糖上笼蒸熟,漂亮的可以做成五色。北方的重阳糕,最为著名的发面花果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
这表明( )
①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
②各地区文化都在本区域内独立形成并保持着各自特色
③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特征
④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   )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位书法家说过,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如何书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作品的“情性”,寓于“形质”的“情性”是书写者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
由此可见(  )
①“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②“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来表现③作者应避免用“形质”来影响读者把握“情性”④读者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品味作品“情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项目名单。在总共47个入选项目中,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
这有利于( )
①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②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③牢记民族仇恨,凝聚民族力量
④集中展示民族的文化和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5月24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两位音乐家的音乐分享交流会在贵阳某校成功举行。此次音乐交流会的成功举行可以看做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
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校依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新生入学就以“礼”为先导,要求言行尚雅;倡导“学而时习”“学思结合”等儒家治学思想;每逢假期就组织学生遍访文化古迹,在互相交流心得中学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该校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体味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熏陶
②立足社会实践,筑牢精神根基
③改进教育方式,决定文化自信
④增强文化认同,倡导兼收并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
可见,茶文化( )
A.是中华之特有文化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
③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要求同存异,重视文化多样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
这反映了(  )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5年2月9日,加州参议员夏乐柏提交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一项决议案,获得参议院全票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可见春节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节日、语言和饮食已经在世界传播。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②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魅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或典故是( )
①四海之内皆兄弟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天道酬勤
④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响应总书记“应将我国古代古典诗词和散文嵌文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倡导,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在授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应正确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④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历尽坎坷垫底出线,淘汰赛疯狂逆袭,决赛中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问鼎奥运冠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女排精神。一个民族总会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她自强不息。对中国人而言,这种力量就包括女排精神。
在中国,女排精神( )
①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的运动基因之中,需通过夺冠表现出来
②是激励女排队员在竞技赛场谱写壮丽凯歌的最重要精神支柱
③曾经成为推动全国人民建设强大祖国的智力支持
④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助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G20峰会,中国作为东道主选址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杭州是中国的电商之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绝对中心。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体现着平等、开放、共享的特征。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注重口碑。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述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出国留学是开放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到中国留学。从2010年至2014年,美国从高中生到硕士研究生,来中国留学的人数从两三万人增加至近10万人。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日益强劲的出国留学热,低龄化倾向非常严重。2014年向美国输出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前三甲是:中国大陆(274.439人,占比31%)、印度(102.673人,占比11.6%)、韩国(68.047人,占比7.7%),这三个国家的留美学生人数占了美国留学生总数的50%。催生这股留学热的动力,除中国大陆人经济收入随改革开放不断增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人把出国留学当成了挑战或者是遮避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评价当前出现的“留学热”。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教务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达到118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出版企业实现不断发展的依据。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今年暑期,江西师大政法学院组织了一批青年学生重走长征路,从江西于都出发,经过贵州遵义,四川大渡河,到达延安,重温先辈遗留的足迹,感受长征精神,对他们的心灵深受震撼,觉得长征精神是我党永远的精神火炬。
    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
    长征与长征精神是我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对于让后人铭记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谈谈如何利用长征精神丰富与发展中华文化。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