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2015年初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讲述了100个村落故事。回答下列小题。 1、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这种共鸣
| A.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2、甘肃哈南村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战争时,“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平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汶川地震后,哈南村也是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之一。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②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不能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5年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发起“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公开征集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回答下题。 1、以往是政策出台后网民再评议,现在是民众参与“前置”,通过网络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这有利于( ) ①落实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②推动公众参与,提升政府威信 ③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④有序政治参与,公民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让大家直抒胸臆、有话就说,可以直接触及民意,问出真话、问出真心。政府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A.价值观具有正确导向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人民群众的认识都是真理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提出: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得就愈多。寓意就是,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性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普通葡萄收获后,农民直接在地头卖掉,每斤售价不过几元钱;加工成葡萄汁、葡萄酒出售,利润就会翻上好几倍。如果是一个有品牌或者反季节错峰销售的葡萄,身价更会大大提高。在葡萄丰收的季节,城里人来葡萄架下赏景、采摘、酿酒、吃农家菜,享受田园之美、动手之乐,农民也因此收入增加。 农民收入增加得益于( ) ①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 ②降低商品价格,确立竞争方向 ③调整消费类型,增加产品供给 ④发展多种经营,整合资源优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根据下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恩格尔系数稳步提高 ④旅游消费会逐渐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88年至1991年,物价低位运行,居民需求旺盛 ②1992年至1995年,经济发展得益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2001年至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为经济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④2009年至2012年,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减发国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对美国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共和党可任命政府首脑 ②环保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可以影响美国中期选举 ③无需参议院审议,奥巴马总统可推行“新法案” ④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较难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个性化、非主流的表达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这些网络语言日益显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一份媒体总结的《网络流行语盘点》中“不作死就不会死”“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这些网络流行语赫然上榜。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其中不乏充满活力和新意的话语,从某种角度讲,是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第二种是,打破语法常规拼凑出来的网络语言也让人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汉语的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 土豆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同时它也是人们喜爱的美食。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小土豆翻身进军主粮界,引发公众热议。 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年代,使他们不致挨饿的那些美洲作物,最初其实是很低贱的食物,但天灾人祸的危机,为马铃薯创造了良机,马铃薯的特性正符合危机时人类的需求;如今,马铃薯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1600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植物学家、改革人士、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1641年英国入侵者在爱尔兰杀人放火捣毁庄稼,大多数农作物颗粒无收,惟有马铃薯在地下安然渡过了战火和严冬,使爱尔兰人得以渡荒抗灾。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方。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对于准备战争的政治家而言,它是军队最理想的粮食。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今天波兰和德国东部,积极推广马铃薯。最终这种作物征服全欧洲。 ——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网站调查:马铃薯成我国第四大主粮,你怎么看?
网友甲:马铃薯一直都当菜吃,让马铃薯做主食,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易过人们的传统思想障碍关。 网友乙:中国人对马铃薯以及其营养价值了解得还不多。 网友丙:新鲜马铃薯不利于保存,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还是薄弱环节。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人们认可马铃薯做主食需要一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