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澄西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反馈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由于乘坐舒适程度的不同,列车的票价有所不同,比如乘坐沪宁高铁,南京到上海一等座220元,二等座140元。
这里不同的票价说明商品价格( ).A.由质量决定                       B.由使用价值决定
C.由价值决定                       D.由市场供求决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某商品单位价值量为120元,某企业产量为1万件,假设2015年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产品的价值总量是120万,则该企业2015年劳动生产率( ).A.提高20%     B.降低20%     C.提高12%     D.没有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央审议通过的有关农民股份合作改革试点方案中指出,要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该改革试点( ).
 ①是在探索国有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②是通过再分配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③有利于农民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④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底,将月销售额2-3万元的小微企业也纳入暂免征税范围。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利于( ).A.更好优化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B.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C.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推动自主创业扩大劳动者就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                      ②价格上涨不一定带来需求减少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受价格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1月1日,小李在银行存入定期一年的存款10万元(一年期3.3%,活期收益率0.35%),2014年7月1日,他将钱取出后全部用于购买某银行半年期理财产品(假定年化收益率为5%)。到2014年12月31日,他合计获得的利息是( ).A.2679.4     B.2675       C.4150       D.4191.25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1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加大实施力度。下列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加大的是( ).
①减少国债的发行数量                             ②财政赤字率提高至2.5%
③对小微企业实行减税政策                     ④提高燃油消费税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通过首次公开募股,融资218亿美元,使其成为美国市场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阿里上市( ).A.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
B.打破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C.要求阿里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
D.有利于阿里股民增加股票收益,规避投资风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上述材料表明( ).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国家运用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通过微博为政府的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是().A.专家咨询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这体现了( ).A.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B.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享有最高决定权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新疆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 ).
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③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④我国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状况已消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非洲埃博拉疫情爆发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主导下,我国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全方面援助。上述做法( ).
①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表明世卫组织是国际社会的最主要参加者
③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④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年来,申遗已然成为一股潮流。世界遗产带来的经济利益显而易见,而重申遗轻保护、重门票价格轻游客权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下列对此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是对立的
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坚持适度利用的原则
③经济决定文化,追求经济效益是“申遗”的最终目的
④对待文化遗产要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祭祀是古代蒙古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的祭祀活动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各种祭祀活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但没有式微,反而因为在吸收了很多新鲜元素的基础上而不断发展。这主要启示我们( ).A.文化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文化创新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为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中外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建立孔子学院( ).A.有利于消除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别与冲突
B.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C.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D.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互信理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也是兴国之魂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关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中国的文化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国产电影一年的票房,比不上好莱坞几部大片的票房。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企业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收入水平
C.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标志
D.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澳门既是西学东渐的策源地,又是中学西传的桥梁,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澳门现存有不少文物古迹和建筑物,大都具有“中西结合”的特色。这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文化的发展
C.东西方文化都应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说明(  )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任何哲学都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
③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右侧漫画揭露了我国教育的某种弊端,漫画启示我们要().
①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②顺应发展趋势,克服传统观念
③坚持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                                   ④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危机”这个词,一个字代表“危险”,另一个字代表“机会”。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依存②矛盾双方相互陪衬、相互斗争③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普遍的、绝对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核物理学家于敏院士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服从国家分配,“隐身”28年,潜心核武器研究,默默奉献,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并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院士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用者
③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掌握专业技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为目的,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情欢迎。同时,一些西方媒体的曲解之声也不绝于耳,“一带一路”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说法被西方媒体热炒。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为帮助欧洲盟友,同时为了对抗苏联,美国时任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盟国经济援助重建方案。马歇尔计划以意识形态的一致性为先决条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霸权目标;由美国一家主导,西欧国家总体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计划几无发言权。“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的确复兴了西欧,但也在欧亚大陆上构筑了东西方对抗的冷战经济铁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围绕“合作共赢”这个主题,评析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
2013—2014年我国钢材价格和日均产量变动情况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图表2:中国钢材日均产量变动情况
注:中国钢材价格指数是反映中国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变化的权威指标。
最近几年,地方钢企迫于地方政府对GDP的需求,扛着巨大的亏损,继续不断扩张产能。2014年粗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227亿吨。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过剩总规模逾2亿吨,相当于日美总规模。
材料二目前我国钢铁业面临许多困境:一是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对钢铁企业生产服务供给带来偏紧的限制和约束,二是产品结构失衡,三是产能过剩。专家分析认为,这三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钢铁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解决这三大问题,走出困境。
1.根据材料一绘制出钢铁价格变化和供给关系的曲线。(作图时请用2B铅笔画清楚)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导致曲线中这一状况的原因。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2.简要分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解决材料二中钢铁企业面临的这三大问题的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而将“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就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1.
[哲学解读自然之美]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2.
[发展推动和谐之美]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阐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以推进生态文明的经济意义。
3.
[行动彰显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既大又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青年学生要做美丽中国的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请你为所在地区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活动,并指出其《文化生活》的理论依据。(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导向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