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6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两年来,我国股指跌幅居世界前列,有关人士指出这与上市公司过度从股市融资相关。图显示的信息说明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我国企业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
B.发行股票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C.投资债券的风险低于股票
D.发行公司债券是企业融资的最佳渠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14年10月4日100美元兑换618.45元人民币,2014年9月30日100美元兑换624.1729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说明(  )
①美元贬值   ②人民币升值   ③美元升值   ④人民币贬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欧美国家举起“再工业化”旗帜,力图重构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作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应该
①继续提升新兴工业在第二产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暂时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幅提高工业占我国经济的比重
④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共十七大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随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拟出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并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我国城乡选举首次实现了“同票同权”。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①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农村居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相比以前得到了增加
③城乡居民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上更加平等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2月17日,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明年北京、上海等19个大城市的小学要全部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政府这一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定

A.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
C.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
D.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此次修改涉及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诸多方面。如刑讯逼供获得的口供等证据应当排除、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等。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A.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B.公民有序参与,推进民主法制
C.制约公共权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司法机关修改完善法律,促进依法治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的人长期监督公车私用,有的人协调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有的人……一个个普通市民用朴素直接的方式,自下而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这些做法体现了(  )
A.政府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B.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
C.人们的公民意识、政治素养的提高
D.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公民意识的觉醒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这说明(   )
①民主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③政协具有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④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容易
材料一 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材料二 改革开放3O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开,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10)
(2)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12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材料一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要通过一些贴息、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包括小额贷款),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除了中央投入外,也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进行配套投入,运用“一事一议”奖补引导农民投入,多建多补、早建早补。
材料二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大、见效慢,在市场化条件下,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有的地方在兴建水利设施时,对能够发电等有经济收益的水库投资比较热心,但对主要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主的水库建设积极性不高,有的政府官员甚至把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挪作他用。
材料三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善治者均以治水为重,或者说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扃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即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应该如何引导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阐述我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与以往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明显区别。两字之变意味着
①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更加明确②政府的调控作用不断削弱
③政府将减少对企业的微观干预④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