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4-2015学年重庆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需求动力不足从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C.整体和部分相互决定的问题
D.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问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④→②→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经济发展新常态”九大趋势性变化,新常态一词正在成为中国决策层宏观调控乃至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关于“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
③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宋《二程全书外书七》)。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
①把学习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②学习知识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和归宿③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是认识获得的基本来源④虚心学习他人间接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出来了。“螃蟹效应”对团队建设的启示有
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
③要正确处理同一和斗争的关系   
④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洱海边察看生态保护湿地时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下面最能体现该论断所蕴涵哲理的选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焚膏继晷,兀兀穷年
C.源清流清,源浊流浊
D.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早就有人做比喻,说人的事业、爱情等都是0,健康是1,没有了1,全是0,有了健康,则是1000000……才能丰盛无限。由此可见(   )
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关键部分功能不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D.人的事业、爱情不重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将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判断,包括根据结构调整、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状态来进行判断,而不是说国际上别的国家怎么做,中国就感到有压力。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抓住了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
D.以量变促进质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这句俗语的哲学启示是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树立辩证否定观,不要简单地否定一切
C.注意联系的多样性,重视事物的前后联系
D.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唯意志论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5年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材料二: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了全民阅读立法起草组,通过两年的努力,《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分析“快餐式阅读”的局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从过去到现在,创新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再到动力工具的使用,劳动工具的性能不断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以互联网全球化普及为重要标志的第四次信息革命,则使人类的智力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劳动;载人航天器和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运用,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中国人梦想,一时间全部实现。
材料二:芯片被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在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芯片几乎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2014年全球手机市场中国手机产量占77%,自主芯片却不到3%,为了指甲大小的芯片,中国每年进口付出的代价超过2000亿美元。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2)请你就中国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其哲理依据。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十八大首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理念不断重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建设“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请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依法治国的探索和实践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5年4月21日,为给我国经济发展提速(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降到了7%这个最低控制线),央行决定执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的货币政策。从哲学上看,央行在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